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房四谱

文房四谱

五卷。宋苏易简撰。苏易简,生卒年不详,字太简,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县)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第一,才思敏捷,以文章知名,很受太宗赏识。曾先后任参知政事,以礼部侍郎出任邓州、陈州知州。其著作除《文房四谱》外,有《续翰林志》及文集。《文房四谱》是记载历代笔、墨、纸、砚原委本末及其故实,继以辞赋诗文合而为一之书。书前有徐铉序文,书后有雍熙三年九月作者自序。笔谱二卷,砚谱、纸谱、墨谱各一卷,并附有笔格(笔架)、水滴(贮水供磨墨用的文具)。笔谱二卷,其内容分为五部分:一之叙事,二之造,三之笔势,四之杂说,五之辞赋。砚、纸、墨各谱内容均分为四部分:一之叙事,二之造,三之杂说,四之辞赋。是书搜采的内容颇为详博,如梁元帝的《忠臣传》、顾野王的《舆地志》等书,早已亡佚,只有借此书,可见其概略。其它引用,也多为宋以前旧籍,足以广典据而资博闻。体例,仿欧阳询《艺文类聚》体式,所不同的是欧阳询之书,兼罗众目。而易简之书,专举一器一物,辑成一谱。仿欧阳氏之体例,从易简开始,并对后代影响深远,如《砚笺》、《蟹录》,皆沿用这种写法。是书当时甚受重视,藏于秘阁。尤袤《遂初堂书目》作《文房四宝谱》,又有《续文房四宝谱》,现只题《文房四谱》,与宋史本传相同。现存《百川学海》本、《学海类编》本、《学津讨原》本、胡文焕校刊本(不全)、清钞本、《四库全书》本、《十万卷楼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果堂集

    十二卷。清沈彤(1688-1752)撰。详见《周官禄田考》沈彤博究古籍,精于考据。此集收入的主要是其经学方面的学术论著。如《周官颁田异同说》、《五沟异同说》、《并田军赋说》、《释周官地征》等篇。《四库

  • 周易发例

    一卷。清王夫之(生平事迹见《周易稗疏》条)撰。王氏说易不信陈抟之学、京房之术,对于先天诸图及纬书杂说也极力排斥,亦不附会老庄之旨空谈玄妙。其言必证实,义必切理。此书守彖爻立诚之辞,以体天人之理,作者论

  • 胡忠烈遗事

    四卷。清史珥撰。史珥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乾隆进士,官至吏部主事。生卒年不详。平生著述颇多,除本书外,还有《史记剿说》、《汉书剿说》、《后汉书剿说》、《三国志剿说》等。《胡忠烈遗事》记载明胡闰事迹。胡

  • 皇极经世

    见《皇极经世书》。

  • 策府群玉

    三卷。明何乔新(生卒年不详)撰。何乔新著有《周礼集注》。此书乃私备对策之用。捃拾补掇,不足以言著书。

  • 读淮南内篇札记

    二卷。清陶鸿庆(1859-1918)撰。此为鸿庆《读诸子札记》之第四种。鸿庆校《淮南子》,参考了王念孙《淮南内篇杂志》、俞樾《淮南内篇平议》等书,共校订一百七十六条,如在《俶真训》篇中,有始者一节,引

  • 韩非子

    见《韩子》。

  • 游雁荡山记

    一卷。清周清原撰。周清原,字蓉湖,江苏阳湖人。《乐清县志》载雁荡山,有十谷八洞三十岩,得名之峰一百二十座。周清原游雁荡山,匆匆两日,使游未尽此山之胜,仅及一半,但纪大龙湫至详。记入谷缘涧行,水声潺潺,

  • 粤东剿匪纪略

    五卷。①清陈坤撰。陈坤生卒年不详,字子厚,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长期在广东做官,足迹遍布全省各地,对各州县会党的活动情况,以及清军和会党的战事,非常熟悉。就亲身所见和根据文报案牍,广为搜采,以年经

  • 新刊增补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

    见《韵学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