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慧琳一切经音义

慧琳一切经音义

一百卷。唐代释慧琳(737-820)撰。慧琳,俗姓裴,疏勒国人,幼习儒学,出家后住京师西明寺,师事不空三藏,对印度的声明、中国的训诂,都有深入的研究。在以往各家音义基础上,他更根据《韵英》、《考声》、《切韵》等以释音,根据《说文》、《字林》、《玉篇》、《字统》、《古今正字》、《文字典说》、《开元文字音义》等以释义,兼采一般经史百家学说,以佛意为标准详加考定,于唐贞元四年(788)至唐元和五年(810),历时二十三年撰成《一切经音义》一百卷。《慧琳一切经音义》一书,亦称《一切经音义》,是为经典文字音义的注释之作。它将佛典中读音与解义较难的字一一录出,详加音训。并对新旧音译的名词一一考正梵音。所释以《开元释教录》入藏之籍为主,兼采西明寺所藏经,始于《大般若经》,终于《护命法》,总共一千三百部,五千七百余卷,约六十万言。凡玄应、慧苑、云公、基师等旧音可用的则用,余则自撰。用旧音处,也往往加以删补改订,非前后诸家音义所能及。《一切经音义》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其学术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慧琳注经,以汉儒小学家以字音释字义的原则,使人由普通义而明其理。改正了以往直译或意译佛经所存的讹略、笔受“妄益偏旁,率情用字”,书写中存在的增减点画造成的“真俗并失”,“句味兼差”,以及传抄错误。从而使唐开元入藏的佛经,得此书之助,大都可以理解,为佛教义学做出了贡献。第二、在文字学方面,慧琳《一切经音义》为增补订正旧音、旧字做出了贡献。第三,在音韵学方面,慧琳《音义》所引《说文解字》,则保存了古音,可为研究古韵和音读者之助。《一切经音义》在国内早已失传,自清光绪初年复得之于日本。其学术价值一是后人用来辑佚,二是用来考史。不足之处是,也有把古字误为俗字的,讹字也有没纠正的,也有因失检而自错乱的。但此书仍不失为佛教文籍中的重要之作。现见载版本有日本东狮谷白莲社本。

猜你喜欢

  • 空山堂文集

    十二卷。《诗集》六卷。清牛运震(1706-1758)撰。牛运震,字阶平,号真谷,空山,滋阳(今山东兖州)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番禺知县。学识渊博,通经义,工文章,对金石考据功力尤深。著有

  • 来凤县志

    ①十二卷,清林翼池修,蒲又洪纂。林翼池,字警斋,福建同安人,进士,官来凤知县。蒲又洪,字观斋,甘肃秦州人,增生,官来凤县丞。乾隆元年(1736)废散毛、大旺、卯峒、漫水、东流、蜡壁六土司为来凤县,属施

  • 中庸传

    一卷。宋晁说之(1059-1129)撰。说之字以道,一字伯以,自号景迂生,宋清丰(今山东巨野)人。北宋藏书家、学者。著有《儒言》、《晁氏客语》、《景迂生集》。是书后有以道自记,谓近世学者以为中庸为二事

  • 论语商

    二卷。明周宗建撰。宗建字季侯,吴江(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湖广,为魏忠贤所害。崇祯初年追赠太仆寺卿,谥忠毅。此书乃其知武康县事时与诸生讲论的记录。宗

  • 童溪易传

    三十卷。宋王宗传撰。宗传字景孟,生卒年不详,宁德(今属福建)人。董真卿以为临安(今属浙江)人,误。朱彝尊《经义考》据书前有宁德林焞《序》,称与王宗传“生同方,学同学,同及辛丑第”语,断王氏为宁德人无疑

  • 莱芜县乡土志

    一卷。清何联甲编。何联甲,湖北安仁县人,拔贡出身,光绪三十年(1904)任莱芜县知县。莱芜邑志创修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知县陈甘雨,再修于康熙十一年(1673)知县钟国义,自此以后,即未有续者。

  • 五经绎

    十五卷。明邓元锡(详见《三礼编绎》)撰。包括《易》、《书》、《诗》、《三礼》、《春秋》。元锡先有《三礼编绎》二十卷别行。所以此编只摘录其中自得之语,删去经文及注。《书》、《诗》、《春秋》也不载经文,只

  • 蛇谱

    一卷。清陈鼎(详见《东林列传》)撰。是书是一部专记奇异之蛇的著作。全书共有六十三则,所记之蛇,大多都产于蛮荒之地,书中也多怪异之谈,不足为信。其中五十三则以后,全部抄录《山海经》之文以为己说,虽不足取

  • 苏平仲集

    十六卷。明苏伯衡(约1338-?)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

  • 陶诗汇注

    四卷。清吴瞻泰撰。吴瞻泰字东岩,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为陶潜诗注汇集,共四卷,成书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首卷载宋吴仁杰、王质二家年谱,末卷附诗话百余条。集中诗注则采宋代汤汉、元代刘履、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