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

十卷。梁代释宝唱(生卒年不详)撰。宝唱,俗姓岑,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少怀恢敏,清贞自苦,勤田为业。靠“傍求庸书”而学,他强识文彩,铺瞻义理,愈发对佛学产生浓厚兴趣。十八岁投僧祐律师出家为僧,学习经律,常住庄严寺。曾从处士顾道旷、吕僧智等习听经史、《庄》、《易》。齐末避乱于浙江、福建,505年重回京师,被敕为安寺主。曾参与僧伽婆罗译场。受梁武帝之命,编有《经律异相》、《续法轮论》、《众经目录》、《饭圣僧法》、《名僧传》、《比丘尼传》等佛教文籍。宝唱所撰《慈悲道场忏法》古分三卷。第一卷,即今第一二卷,内分六章:一、归依三宝,二、断疑,三、忏悔,四、发音提心,五、发愿,六、发回向心。第二卷即今第三、四、五、六卷,内分四章:一、显果报,二、出地狱,三、解怨释结,四、发愿。第三卷即今第七、八、九、十卷,内分五章:一、自度,二、为六道礼佛,三、回向,四、发愿,五、嘱累。全忏法礼佛有一千二百七十五尊,列有维卫佛等七佛,善住等十佛,拘留孙佛等千佛等。此忏法“既包括幽奥”,又“详略古今”。千古流传,为大乘律宗汉地撰述之要籍。佛教界称它为“灭罪之明灯、悔过之通轨。”是研习律宗学人必读之书。现有金陵刻经处本。

猜你喜欢

  •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见《真灵位业图》。

  • 道德经编注

    二卷。清胡与高(生卒年不详)撰。胡与高,字岱瞻,黟县(今安徽)人。雍正癸卯(1723年)举人,撰有《道德经编注》。合其弟与宗附言又称《道德经编注附解》。《道德经》传至清代,不知几易其容,久失原貌。胡与

  • 平阳府志

    ①十卷。明傅淑训修,曹树声纂。傅淑训,湖广孝感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以进士知平阳府。少事父母,有孝名。居官廉正,遇凶荒,煮粥振饥,公退闭阁纂志,网罗放失,成一部信史,寻迁本省督学道,称公明。累官

  • 传习录论述参

    一卷。明王应昌(生卒年不详)撰,由其子王锬续成。王应昌字亮之,明天启进士,知交河县。清初,召为御史。著有《宗谱纂要》等书。此书皆阐发王守仁《传习录》的主要思想。因清初攻击王守仁心学者甚多,故王应昌父子

  • 韵府群玉

    二十卷。元阴时夫(生卒年不详)撰。其弟阴中夫注。此为旧刻本所题。但据黄虞稷《千倾堂书目》载:阴时夫名阴幼遇或作阴时遇,字时夫。奉新(今属江西浔阳)人。数世同居。登宋宝祐九经科,入元不仕。其兄中夫,名阴

  • 东越证学录

    十六卷。明周汝登(约1529年前后在世)撰。周汝登,字继之,又字海门,浙江嵊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累官南京尚宝卿。著有《海门先生集》、《圣学宗传》等。是集凡十六卷

  • 少岷拾存稿

    四卷。附《司徒大事记》。一卷。明曾玙撰。曾玙,字东玉,号少岷山人,四川泸州人。生卒年不详正德戊辰(1508)进士。官至建昌府知府。宸壕之叛,玙率属引兵从王守仁破贼,收复南康。是书隆庆辛未(1571)由

  • 钱塘集

    十四卷。宋韦骧(1033-1105)撰。韦骧,字子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皇祐五年(1053)进士,知袁州萍山县。历福建转运判官、主客郎中。建中靖国初(1101)知明州。后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杭州洞霄宫

  • 玉台新咏笺注

    十卷。清吴兆宜(约1672年前后在世)撰。吴兆宜字显令,江苏吴江人。履迹待考,有《庾开府集注》。本书引证颇博,但繁而无当。又多以后代之书注前代之事,尤为未允。唯每卷以明人滥增之作退之卷末,注曰以下宋本

  • 慎斋三书

    三卷。明周子干(生卒年不详)撰。周子干(一作之干),字慎斋,太平(今属安徽省)人。生于明正德年间,喜好读书,因病而广搜医方,遂通医理,曾与薛己问难,医名颇著。此书系其弟子查万合整理而成。一卷口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