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庐江县志

庐江县志

十六卷。清吴宾彦修,王方岐纂。吴宾彦,字粲园,浙江钱塘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由经历荣任庐江县事。庐江古为庐子国,自隋大业中,始改为县。清属庐州府管辖。庐江志一修于明嘉靖二年,再修于嘉靖四十二年,三修于崇祯五年。自明末数罹兵燹,三志散失无存。清顺治十三年(1656),县令孙弘哲始重修。康熙三十七年(1698),庐州知府张纯欲修郡志,爰命各属,次第举行,知县吴宾彦,延王方岐总其事,始事于时年三月,数月而志成。此志门类分属杂乱,无所统摄,总目与子目并列,志体欠妥。惟其舆地沿革,参考诸史,著为年表,俾览者开卷了如指掌,为足称者。有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刻本。

猜你喜欢

  • 黄元龙小品

    二卷。明黄奂(生卒年不详)撰。黄奂,字元龙,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共二卷,其中醒言一卷,偶载一卷。醒言皆为黄奂读书时随笔札记之文,所见颇为迂阔。偶载则多为鬼神怪异之事,颇为不经。

  • 定远县志

    六卷,清姜由范修,王镛纂。姜由范,曾任定远县知县。王镛,孝廉。定远于雍正八年(1730)复县。旧志无存。乾隆年间欲修县志,然未成。嘉庆十六年(1811)复事纂修。其后道光及同治年间曾先后两修。兹编则为

  • 澹思子

    一卷。明王世懋(详见《经子臆解》条)撰。是篇乃是王世懋讲学之书。认为孟子之所以不及孔子,是因为其“性善”之说。此书亦收入《王奉常杂著》(明万历十三年(1585)刊本)之中。

  • 仁斋小儿方论

    见《仁斋直指小儿方论》。

  • 解颐新语

    八卷。明皇甫汸(1497-1582)撰。其生平详见《百泉子续论》辞目。是编皆为其说诗之语,分为“叙论”、“述事”、“考证”、“诠藻”、“矜赏”、“遗误”、“讥评”、“杂记”等八门。自称匡鼎说诗,人为解

  • 竹香诗集

    四卷。清席鏊(约1744年前后在世)撰。席鏊字景溪,常熟(今江苏省常熟)人,吴伟业之外孙,生卒年均不详。雍正七年(1729)举人,官内阁中书,工诗,对诗法颇有见地。此集有诗三百余首,乃其友杭世骏所删。

  • 诗畸

    三种,十三卷。原题南注生辑。南注生不知为何许人,据其书序谓曾官京曹,光绪八年(1882),法、越兵端己起,南注生尝请缨戍边。是书乃“诗钟”之作,所谓“诗钟”,乃一种文字游戏,或嵌字(出诗中限嵌之字),

  • 何猿叟日记

    一卷。清代何绍基(生卒年不详)撰。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一号猿叟。道光进士,官编修,精于经史研究,尤工于书法。著有《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驳正》、《诗文集》等。此书是作者在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

  • 邓析子

    一卷。周邓析(前545-前501)撰。邓析,春秋时郑国大夫,曾作竹刑。郑国大夫驷歂执政时杀害了邓析,并采用了竹刑。一说,邓析为郑国子产所杀。《列子·力命篇》称,“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子产执政,

  • 四书古文

    一卷。清杨志元撰。志元字子尚,号耻庵,河南禹州(今河南禹县)人。是书为制科而作,取经史古文涉及四书典故者,辑为一编。或举一事,或举一人,颇能原原委委,纤细不遗。其意在使学者开拓心胸,新鲜耳目,广扩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