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庄氏史案

庄氏史案

一卷。清不著撰人名氏。《庄氏史案》是据陈寅清《榴龛随笔》而录,述清初庄廷鑨史狱案。明故阁辅朱国祯,曾欲为明史,未成而卒,书稿为湖州庄氏窃据为己,庄廷遂招集宾客,整理增删成书。廷死后,其父庄胤城召匠刊刻,名曰《明书》。时有归安县令吴之荣,因赃落职,闻庄氏私修明史之事,始则欲以此事诈财,继而欲以此事复职,指为逆书,卒成大狱。所谓“逆书”,主要是因书中赞扬故明,不书清朝年号,呼清为后金,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为叛为贼,云建州都督即清之太祖,并直书其名,清之德祖为王某孙婿,触犯清朝,遂铸成清初首次文字大狱。书中概述作者所知此案始末,并介绍此案中与作者有交诸人概况,其余不相知者不录。书中记此案始于顺治十八年(1661),至康熙二年(1663),廷鑨碎尸,胤城父子就戮,全家籍没,凡当日参校列名及其亲属刻工等皆罹祸。案中潘怪章、吴炎、蒋麟征、张文通、张隽、董二酉、韦全祉、茅升元等,多为苏州惊隐诗社名宿。并有许多受牵连者,如黎元宽、吴心一、汤达甫、李祥甫、潘尔夔等。惟陆圻、查伊璜、范骧等以事前检举获免。《庄氏史案》于清朝文字狱不敢直接抨击,对此案所作披露以作者见闻为限。记载此案始末的还有陆圻之女陆莘行撰《秋思草堂遗集·老父云游始末》,范骧之子范韩撰《范氏记私史事》,沈起撰《查伊璜年谱》,翁广平撰《书湖州庄氏史狱》等。清末以来辑录此案资料进行研究的著述有傅以礼辑《庄氏史案始末》,不著编辑者名氏辑《大狱记》,朱邦彦撰《庄史案辑论》,周延年撰《庄氏史案考》等。庄氏史狱,杨凤苞《秋室集》卷五记《庄廷鑨史案本末》,言之最详,且足证前人之失。《庄氏史案》有《痛史》铅印本。

猜你喜欢

  • 缃芸馆诗钞

    一卷。清许之雯撰。许之雯,生卒年不详,字修梅,浙江知府许佑身之女,俞樾外孙女,闽县王孝亮之妻。清代诗人。幼年即显露才女天性。善吟咏。《晚晴簃诗汇》云:“修梅自名所居曰湘筠,其外祖曲园先生语之云:‘湘妃

  • 北窗琐语

    无卷数。明余永麟撰。余永麟字不详,鄞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1544年前后在世)。官苏州府通判。《北窗琐语》记明朝琐事,其中叙述日本出处土俗朝贡三事较为详尽,而其余的记载则颇为失实。有《砚云甲编》本、《

  • 毛诗后笺

    三十卷。清胡承珙(1776-1832)撰。承珙字墨庄,安徽泾县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转给事中,嘉庆二十四年(1819)授分巡福建延建邵道。此书大都申毛传之义,其未完者

  • 朱翼

    明江旭奇(生卒年不详)编。江旭奇字舜升。歙县(今属安徽省)人。万历年官安岳县县丞。《江南通志·儒林传》称其在太学时,尝奏上所著《孝经翼》、《孝经疏义》。并请敕儒臣辅助编辑《孝经大全》。本书仅供场屋之用

  • 吕氏春秋

    二十六卷。相传为秦吕不韦(?-前235年)撰。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吕氏春秋》有二十六篇。今本凡十二纪、八览、六论:纪所统子目、六十一、览所统子目六十三、论所统子目三十六,实一百六十篇。另外,《汉

  • 逸汤誓考校勘记

    一卷。清叶廉锷撰。叶廉锷字勤诹,江苏当涂(今属安徽省)人,光绪举人。此书为读徐时栋《尚书逸汤誓考》而作。徐氏之书中,有字误的,如“怀”作“坏”;声韵之误如畏叶坏;援引的错误如:泰誓伪大明,文公伪文王,

  • 袌碧斋词话

    一卷。清陈锐撰。陈锐生卒里贯未详,著有《袌碧斋诗集》。此书为其论词之作。陈锐宗尚柳屯田,与郑文焯同旨,最为有识。论古今词风,述方言俗语,明四声韵协,皆有独到之处。但周邦彦《大酺》云:“未怪平阳客,双泪

  • 春秋左传标识

    三十卷。明戴文光撰。文光,吴(今江苏吴县)人。该书是作者评注《左传》之作,有明天启乙丑(1625)必有斋刊本。

  • 论语注参

    二卷。清赵良猷撰。良猷字竹坡,泾县(今安徽泾县)人。以文学列名庠序。是书参照汉注以来各家,除参考何氏《集解》、陆氏《释文》、邢叔明《疏》之外,还引用了韩李《笔解》、苏辙《论语拾遗》、朱子《集注》、王应

  • 国秀集

    三卷。唐芮挺章编。芮挺章生卒里贯均未详。诸书称为国子进士,盖太学生者。活动于唐玄宗时代。前有旧序,称此书编于天宝三年(744),共选作者九十人,诗二百二十首。宋元祐间曾彦和跋云:“名欠一士,诗增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