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常德府志

常德府志

四十八卷,首一卷,清应先烈修,陈楷礼纂。应先烈,宜川人,曾任常德府知府。陈楷礼,武陵县人,举人。按常德府志,创修于明永乐年间,先后六修,尚存嘉靖十四年陈洪谟修本,其余皆失无传。清康熙九年(1670)知府胡向华重修。此志则为续康熙志之作。其稿初为会稽章学诚所纂。分二十四篇,为纪二、表四、略一、传七。另有文征七卷,畸言脞说,更为丛谈一卷,皆不入志篇。陈楷礼取学诚遗稿,循其成规,参阅各县成志六十余卷,补以故实,遂成此篇。《常德府志》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为四十八卷。以大政冠首,为纪二,曰皇朝大政纪、古大政纪。为考十,一曰舆图,以沿革、疆域、关隘系之。二曰山川,以古迹、陵墓系之。三曰建置,以城池、公署、驿递、坊乡系之。四曰赋役,以户口、田赋、堤防、积贮系之。五曰秩祀,以庙坛、寺观系之。六曰风俗,以乡饮酒系之。七曰学校,以公典、修建、义学、书院系之。七曰学校,以公典、修建、义学、书院系之。八曰武备,以兵制、俸饷、纪兵系之。九曰物产。十曰艺文,以经、史、子、集系之。为表五,曰沿革表、封建表、职官表、选举表、人物表。为略一,曰政略。为传七,曰列传。另附有常德文征八卷,所汇皆为诗文;丛谈三卷,所辑则为时令俗谚。此志凡例各条,义例严整,井然有序。其分门别类,悉合史裁。全篇搜采切实,极为宏富。叙事立论,亦皆简当,允推名作。卷端附录薛淇所撰重修府志启,为骈丽语,词藻斐然,亦不愧翰苑才人之笔。

猜你喜欢

  • 论语陈氏义说

    一卷。魏陈群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人。位至司空。封颍阴侯。《魏书·陈群传》未载陈氏注《论语》、《释文》,隋唐志也无著录,年久亡佚。何晏撰《集解》收入三节。马融据此,附上

  • 至德志

    十卷。附录一卷。清吴鼎科撰。此书记周太王长子泰伯宗裔世系及历代崇褒等事。《论语》称泰伯“可谓至德”,故名。书首录清圣祖、高宗御书匾额及高宗御祭文,次汉桓帝敕赐吴泰伯世系图赞及彭启丰序,以下依次为历代褒

  • 宋史偶识

    三卷。明项梦原(生卒年不详)撰。项梦原,字希宪,秀水(浙江嘉兴)人。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宋史偶识》是他读《宋史》时,随笔摘录的。书中的见解可供读史者参考。此书有清浙江巡抚采进本。

  • 河防志

    十二卷。清张希良撰。张希良,字石虹,黄安人,康熙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纂修三朝国史。亦曾督学浙江。此书则张希良随文华殿大学士遂宁张公治理黄淮之时,记载诸事以成。《河防志》雍正三年(1725)刻本,共十二

  • 松源经说

    四卷。清孙之騄(详见《尚书大传》)撰。为说经之文,皆提举一义各立篇题,大抵荟萃成说而不能自研经义,其体例颇近于策问,为备科考之需,不能成一家之言,又以所作《山学记》、《新荷赋》、《括苍山赋》杂列于第一

  • 诂经精舍自课文

    二卷。清俞樾(详见《群经平议》)撰。俞樾曾主讲杭州诂经精舍,此书即其自课之文。篇中解经,多有创见。如解《尚书》“纳于大麓”,谓“麓”为“录”,“录”即领录。“如其仁如其仁解”篇,谓孔子并不赞许管仲之仁

  • 释名疏证补

    八卷。清王先谦撰。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晚年号葵园老人,学者称葵园先生,湖南长沙人。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江苏学政。任满引疾归,后历主南菁、思贤、岳麓、城

  • 春秋微旨

    三卷。唐陆淳(详见《春秋集传纂例》)撰。此书先列三传不同之文,参以啖助、赵匡之说而断其是非。《自序》云:“事或反经而志协乎道,亦虽近义而意实蕴奸,或本正而末邪,或始非而终是,介于疑似之间者,并委曲发明

  • 泰定养生主论

    十六卷。元王珪(生卒年不详)撰。王珪字均章,号中阳老人,又号洞虚子、吴郡(今浙江杭州)人。四十岁时隐居于虞山下。明晓医理及养生之道。此书书名取自《庄子》“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及《养生主》之语。书前有王氏

  • 春秋疑义

    一卷。清侯廷铨(详见《春秋氏族略》)撰。该书对《春秋》经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加以考辨,涉及到文字训诂,褒贬义例、人名、地名等。该书有清嘉庆壬申(1812)瑞宝堂精刊本(与《春秋氏族略》、《春秋列国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