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尔雅义疏

尔雅义疏

二十卷。清郝懿行撰。郝懿行(1757-1825)字恂九,一字兰皋,山东栖霞人。清经学家、训诂学家。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官至户部主事。精于名物训诂之学。《尔雅义疏》之外,尚著《反语考》、《山海经笺疏》、《春秋说略》、《荀子补注》、《春秋比》、《易说》、《郑氏礼记笺》、《竹书纪年校正》、《通俗文疏证》等多种。宋翔凤《尔雅义疏序》曰:“迨嘉庆间,栖霞郝户部兰皋先生之《尔雅义疏》最后成书。其时南北学者知求于古字古言,于是通贯融会谐声、转注、假借,引端竞委,触类旁通,豁然尽见。且荟萃古今,一字之异、一义之偏,罔不搜罗;分别是非,必及根原,鲜逞胸臆。盖此书之大成,陵唐轹宋,追秦汉而明周孔者也。”黄季刚《尔雅略说》曰:“郝疏晚出,遂有驾邢轶邵之势。今之治《尔雅》者,殆无不以为启辟户门之书。”胡补安《中国训诂学史》曰:“其书视邵氏之《正义》为善,足与王氏之《广雅疏证》同其精博,为治《尔雅》者必须研究之书也。”三家对郝疏赞誉甚高。然梁启超《近三百年学术史》却曰:“郝氏《义疏》成于道光乙酉(1825年),后邵书且四十年。近人多谓郝优于邵,然郝自述所以异于邵者不过两点:一则‘于字借声转处词繁不杀’、二则‘释草木虫鱼异旧说者皆由目验’(胡培翚撰《郝墓表》引),然则所异也很微细了。何况这种异点之得失还很要商量呢,因前人成书增益补苴,较为精密,此中才以下尽人而可能。郝氏于发例绝无新发明,其内容亦袭邵氏之旧者十六七,实不应别撰一书。义疏之作,剿说掠美,百辞莫辨,我主张公道,不能不取邵弃郝。”案邵氏开创其事贡献甚大,郝氏接续其业,或缀辑异文,或增益旧说,或别为新解,或博引书证,贡献亦殊弘大。且郝氏作疏之时,古音学已有很大发展,学者咸知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不限形体,故郝疏虽非尽善,但往往通贯声义,有所发明。郝疏确较以前著作丰赡详备,“取邵弃郝”未为允当。郝疏刻于《学海堂经解》者,或云经王念孙删定,或云经严厚民删节,传闻异辞,无由评审。沔阳陆建瀛刊本亦不足。咸丰六年(1856年)仁和胡珽刊本,系足本,较删节本多出四分之一;同治间郝氏家刻本系据胡本翻刻。又四川刻本、《四部备要》本(据家刻本)亦足。学者或谓郝疏当以《学海堂经解》本为定本。

猜你喜欢

  • 孔子家语

    十卷。魏王肃(195-256)撰。王肃字子雍,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官至中领军散骑常侍。曾遍注群经,不分今古之文,对各家经义加以综合。长于贾逵、马融之学,唯不喜郑玄之说。故杂取秦汉诸书所载孔子遗文

  • 诒晋斋摹古帖

    十卷。清成亲王永瑆辑。永瑆生平见《诒晋斋法书》。永瑆自书名为《台晋斋法书》,永瑆所藏墨迹,于嘉庆乙丑年八石,即此帖。成亲王地位崇高,收藏更富,但此帖所刻书迹自晋至明仅二十余种,其鉴别之精远出于同时刻帖

  • 淄川靖匪记

    四卷。清张锡纶撰。张锡纶,字念黻,直隶安肃人。同治三年(1864年),署淄川县知县。是书杂记僧格林沁率兵平定淄川刘得佩起兵反清事,及锡龄办理善后事宜。此书系作者据亲身经历之事撰成,史料价值较高,书后附

  • 德平县志

    ①四卷。清戴王缙修,刘胤德纂。戴王缙字绅黄,渤海沧州人,康熙八年(1669)进士,九年(1670)任德平县知县。刘胤德字孟采,一字克滋,号默斋,邑人,顺治二年(1645)举人,三年(1646)进士,曾

  • 释门归敬仪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释门归敬仪》作于唐龙朔元年(661),旨在劝说规范僧众,禅法归心,笃诚奉法。此仪共有十章,第一章,敬本教兴;第二章,济时护法;第三章,因机

  • 南朝佛寺志

    二卷。清孙文川葺述,陈作霖编纂。孙文川,字伯澄。著有《读书斋诗集》十卷,多记咸同兵兴故闻,被誉为诗史。陈作霖,字伯雨,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平生留心金陵掌故,著有《金陵通传通纪》等书。六朝以来,佛教

  • 本草乘雅半偈

    十卷。明卢之颐(详见《痎疟论疏》)撰。此书是卢氏在其父所作的《本草纲目博议》一书的基础上,历时十八年增补而成。乘为四数,每药之下原有核、参、衍、断四项说明,故称之为乘;称为半偈,是因此书于明末兵燹,原

  • 鸿称通用

    六卷。清内阁谥法官书。是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三卷,中册二卷,下册一卷。上册三卷分别为列朝庙号、列朝尊谥、列后尊谥,中册二卷分别为妃嫔谥、诸王谥,下册一卷为臣下所用之谥。清朝谥法,远法成周,旁征近代,逐

  • 填词

    六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毛奇龄字大可,号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早年曾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失败后改名换姓,逃匿江湖间。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

  • 国宝新编

    一卷。明顾璘(1476~1547)撰。顾璘,字华玉,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宏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颇负才名,金陵三俊、金陵四大家之一,喜诗好友,著有《浮湘集》、《山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