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六门集
一卷。元魏菩提达摩(通称达摩,?-536,一说528)撰。达摩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自印度海路来广州,从广州至北行于魏沿途传教弘法。据说在洛阳他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精美,自言年已一百五十岁,历游各国都未曾见过,便“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阳伽蓝记》卷一)。达摩于少林寺修习禅定,时人有称他是壁观婆罗门,晚年记载不详,据说他遇毒而逝,葬于熊耳山(今河南省宜阳县)。有关达摩的传说很多,但真正能代表他佛学思想的是“二入四行说”,其观壁的特点在于“藉教悟宗”,“不随于文教”。后世佛教徒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达摩禅法的标志,故后世人称禅宗为“佛心宗”。达摩的师承已无法考证,后人追溯说法各异,但都能肯定达摩是中国禅宗初祖的历史地位。主张自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六代是一脉相承的。达摩主要学术著作有:《少室六门集》上下二卷,即:《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六种,以及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等。《少室六门集》一书共分六门,即:第一门心经颂,就心经逐句作为五言颂,三十七章,每章八句,所依心经是唐三藏玄奘译本。第二门破相论,问答观心要义,共十四番,末附有七言偈一章八句。第三门两种入,叙述理入和行入,末附四言偈一章八句。第四门安心法门,阐述中迷解之分,次有三番问答,末附长短句颂一章。第五门悟性论,广申迷悟之本,末有夜坐偈一篇,七言四十句,又有回文真性颂二十字。第六门血脉论,有八番问答,末有五言偈一章八句,前四句为传法偈,后四句是答杨衒之识句。四行安心二篇为全书精华所在,也是禅宗之法要。此集文思才畅,法心宗传,影响既深且远。现见载于大正新修大藏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