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忠小史
十八卷。作者不详。考其所载,即是抄录明人李文凤的《越峤书》,但原书二十卷,抄本佚其前二卷,为十八卷,且卷首从第三卷第三页抄起、空其前半叶,以下每卷皆空其标题,不知何人妄填《孤忠小史》之名,又伪撰序文填于前半页之空处,又赝刻焦竑的印,用于简端,名与书不合,书与序文不合,序尤鄙俚。
十八卷。作者不详。考其所载,即是抄录明人李文凤的《越峤书》,但原书二十卷,抄本佚其前二卷,为十八卷,且卷首从第三卷第三页抄起、空其前半叶,以下每卷皆空其标题,不知何人妄填《孤忠小史》之名,又伪撰序文填于前半页之空处,又赝刻焦竑的印,用于简端,名与书不合,书与序文不合,序尤鄙俚。
四十卷。清盛世佐(生卒年不详)撰。世佐字庸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举人。曾任龙里知县。除著有《仪礼集编》外,又订正杨复《仪礼图》。是书成于乾隆十二年(1747),汇集古今说《仪礼》者一百九十七家
六十卷。清勒德洪等奉敕撰。勒德洪,康熙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清初,明朝降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因在清朝一统天下的过程中立有功勋,被分别封藩云南、广东、福建,称为三藩。他们各拥重兵,占据数省,飞扬
二卷。清徐家干撰。徐家干,字稚荪,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生卒年不详。官至荆州(今湖北江陵)知府。据本书其自撰《跋语》中知,徐氏早年“从军苗疆”时就已留心舆地山川之学。癸未(1883)冬,服官来鄂,
四卷。明许论(约1554前后在世)撰。许论,字廷议,河南灵宝人,生卒年未详。嘉靖五年(1526)进士。由尚书郎进南京光禄少卿,寻迁南京大理寺承,进部察院右佥都御史,抚蓟州(今天津蓟县),又进右副都御史
二卷,旧称为元李士实撰,书前自序中写道“至正七年壬申(1347年)三月朔书。”据考证至正七年为了亥年,非壬申年;而元代亦未闻有李士实其人。惟有明新建(今属江西)人李士实。士实是成化进士,正德年间宁王宸
十五卷。明李承芳(1450-1502)撰。李承芳,字茂卿,号东峤居士,嘉鱼(今湖北嘉鱼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升寺副,后病归乡里卒。著有《东峤集》。是编为承芳诗文集。凡十五卷
十二卷。总例一卷。元吴澄(详见《易纂言》)撰。此书仿陆淳《春秋纂例》之体例,采摭诸家之言,各附于经,而间以己意论断。首为《总例》七篇,其“天道”、“人纪”二例为吴氏所首创,其余“吉”、“凶”、“军”、
三卷。清胡宣庆撰。胡宣庆,著有《水道源流》五卷。胡宣庆历游山川,迹遍天下。其以为古言山川者,必祖昆仑;言元会者,必师大挠;言统绪者,必自盘古。此《一统志》、《二十二史》、《资治通鉴》、《紫阳纲目》及《
一百二十卷。乾隆四十四年(1779)奉敕撰。本书《四库提要》作《钦定蒙古王公功绩表传》,十二卷,书名和卷数均与《四库全书》著录本异。著录本凡王公世袭表十六卷,其中第十二卷为西藏部,第十四卷为哈密、吐鲁
十五卷。清张之洞(详见《书目答问》)撰。四种为《广雅堂骈体文》二卷补遗一卷、《广雅堂散体文》二卷附录一卷、《广雅堂杂著》四卷、《广雅堂论金石札》五卷。上述著作均为张之洞去世后,他人辑理编次。其中《广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