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补义
十四卷。清凌江编辑,凌奎增注。凌江吴兴人,凌堃之兄,凌奎乃其弟。卷首有凌江自序,大旨以赵邠卿《章句》为主。书中除赵注外,间引刘注孙疏,也间有订正赵注处。注下有双行夹注,乃凌奎增注,可与凌江注互相参证。是书所引较宽,自孙疏朱注下至近代阎若璩、何焯之说,都有采及,或纠其误,但其中多有沿误而未加详证者。如“孟子见梁惠王”据孙疏引《魏世家》曰:“惠王三十五年,以卑礼厚币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子皆至梁。”不知惠王尚有后元十六年,孟子至梁当在后元十三年后方与情事相合。该书有咸丰、同治间刊本。
十四卷。清凌江编辑,凌奎增注。凌江吴兴人,凌堃之兄,凌奎乃其弟。卷首有凌江自序,大旨以赵邠卿《章句》为主。书中除赵注外,间引刘注孙疏,也间有订正赵注处。注下有双行夹注,乃凌奎增注,可与凌江注互相参证。是书所引较宽,自孙疏朱注下至近代阎若璩、何焯之说,都有采及,或纠其误,但其中多有沿误而未加详证者。如“孟子见梁惠王”据孙疏引《魏世家》曰:“惠王三十五年,以卑礼厚币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子皆至梁。”不知惠王尚有后元十六年,孟子至梁当在后元十三年后方与情事相合。该书有咸丰、同治间刊本。
一卷。晋京相旸撰,清马国翰辑。京相旸,晋司空裴秀门客,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春秋土地名》三卷,题“晋裴秀客京相旸等撰”,《旧唐书·经籍志》直题京相旸撰,卷数同。是书久佚,马国翰《
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林佐修,陈鳌撰。林佐,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原籍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西),官大冶同知。陈鳌,字冠洲,本县人,拔贡。林佐三任大冶,光绪八年(1882)奉修通志檄,观阅旧志
① 一卷。清牛运震(1706-1758)撰。运震字皆平,号真谷,又号空山,山东滋阳人。著有《空山堂十七史论》、《空山堂集》、《空山堂春秋传》二十卷、《空山易解》四卷及《周易解》。其《四书解》虽已定稿,
一卷。旧本题梁陶弘景(详见《古今刀剑录》)撰。《真灵位业图》,又称《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灵宝真灵位业图》。初言神仙真人者,并无等级观念。但随着历史的进展,或出于宗教的需要,逐渐有了关于神仙真人也分
①四卷,清李宏湑、苏洪、陆蔼吉修,蒋日莱、吴光升纂。李宏湑,江南甘泉(今江苏江都)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任知州。苏洪,江南甘泉(今江苏江都)人,监生,乾隆间任柳州府通判,二十七年(1762)知州
一卷。清葛鸣阳辑。参见《复古编校正》。是书系葛氏撰《复古编校正》同时所作,辑录前人对于《复古编》的评述与增续之作以及张氏关于篆体的论述。书中所辑各家评述采自《宋史·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
五卷。明方仕(生卒年不详)撰。方仕字伯行,宁波(今属浙江)人。此书以汉碑隶书分四声编次,完全抄袭宋娄机《汉隶字源》。只是变其一二三四等目,以《千字文》“天地元黄”诸字编排。体例简陋,摹刻拙劣,多失本形
八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毛先舒为清代文学家。生平详见《声韵丛说》辞目。《潠书》共八卷为毛先舒晚年自订的《思古堂十四种书》中的一种。所收均为杂文,篇末附王猷定、柴绍炳、沈谦等的评语。集中
不分卷。清张玉堂撰。张玉堂号翰生,归善(今广东惠阳)人。生卒年均不详。少习举业,应文童试屡试屡拔前茅。精八法,能拳书指书。曾书“海镜”二个大字,勒于澳门妈阁海岛,雄伟壮观。又书有“墨缘”二字,首称翰墨
五十六卷。清代知归子(生卒年不详)撰。知归子,是彭绍升亦称彭际清之法号。该书收集从后汉到清康熙年间在家奉佛的人士(男性)三百一十二人的传记,编成列传体裁的专传或合传五十五篇,成为记载历代居士比较完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