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平经国之书

太平经国之书

十一卷。宋郑伯谦撰。郑伯谦生卒年不详,字节卿,永嘉(今浙江宁波)人,初官修职郎,后为衢州府学教授。宋王与之撰《周礼订义》,首列宋代研究《周礼》者,共四十五家,并类编姓氏世次,郑伯谦为第三十一,居黄度、项安世之间,据此估计为宁宗、理宗时人。《太平经国之书》书名取自汉刘歆“周公致太平之迹”一语,与叶时《礼经会元》一书以概括《周礼》而立论相出入,借《周礼》以抒论。此书首列四图,即:“成周官制”、“秦汉官制”、“汉官制”、“汉南北军”。所绘图仅限三朝职掌宿卫,其大意想以宫中、府中、文事、武事,一统于太宰,以明古制。《太平经国之书》列目三十,共三十二篇,皆以周官制度类聚贯通,并设问答,推明建官之所以然,书中还多参证后代史事,阐明古法之好。基本上各篇能贯通经义,颇有创新。其论“天官玉府诸职”一条,宋车若水所撰《脚气集》颇为称道。但其间的命意,亦有不易理解处,如“宰相”一篇,作者主张应文武共权,反对文统武或武统文,然其引南宋初年史证,则是武将韩侂胄等权倾一朝,正是以武统文,此与郑伯谦自己的主张相反。主张人主不可崇俭约,则立论乖僻。清永瑢认为郑伯谦《太国经国之书》不如宋叶时《礼经会元》,然二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太平经国之书》体例严谨,条理分明,是研究官制较完备之书,对后人研究有较高参考价值。版本有:藤花榭刻本;乌丝栏精钞本,藏于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明嘉庆中西山布政司刊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学津讨原本;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乾隆年间写文渊阁《四库全书荟要》本;汪氏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怀清堂集

    二十卷。清汤右曾(1656-1722)撰。汤右曾,字西崖。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诗人、书画家。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汤右曾诗才出众,与朱彝尊并为浙派首领。

  • 沈鼎甫侍郎年谱

    一卷。清沈宗涵、沈宗济编。宗涵、宗济晚清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均为谱主之子。谱主沈维(1779-1849),字子彝,一字鼎甫,号梦金,浙江嘉兴人。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历任编修,湖北、福建、顺天

  • 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

    见《道德经论兵要义》。

  • 音韵同异辨

    八卷。清单可琪撰。可琪字东圃,山东高密人。是编为防止考试误用韵字而编辑。旨在分辨韵字同异,所载俱系不同韵部兼收之字,或平韵兼收,或仄韵兼收,或平仄韵兼收。所释音义俱本《佩文韵府》及《康熙字典》,择其音

  • 易纂

    一卷。辑佚书,唐僧一行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一行姓张,魏州吕梁(今河北大名一带)人,先名遂,后为僧,隐于嵩山,卒谥大慧禅师。其事见于《旧唐书》本传。此书不见于《唐书·经籍志》及《宋

  • 秋影楼诗集

    九卷。清汪绎(?-1711年左右)撰。汪绎,字玉轮,号东山,江苏常熟人。康熙年间进士,授修撰。曾于扬州奉命校《全唐诗》。汪绎文词富赡,著有《秋影楼诗集》。该集是其弟子查慎行所刊。集中以近律为多,前有查

  • 渐斋诗草

    二卷。明赵汉撰。赵汉字鸿逵,平湖(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参政。工于诗。《渐斋诗草》刻于嘉靖乙卯,(1555)年。人评:“其诗学江西,尔时为别调。然而风格

  • 五寨县志

    二卷。清秦雄褒纂修。秦雄褒,江苏无锡县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乾隆十三年(1748)任五寨县知县。按五寨素属屯卫,莅事者俱武弁相因,无志。清雍正三年,宁武改府,分设四县隶之,五寨居其一。该志创于

  • 瑞安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张德标修,黄征文、王殿金纂。张德标字玉衡,渭南人,荫生出身,嘉庆时任瑞安县知县。黄征文,字平甫,余姚人,瑞安县训导,候选知县。此志为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卷首为图。卷一舆地志,目

  • 质园诗集

    三十二卷。清商盘(1701-1767)撰。商盘字苍雨,号宝意,一作字宝意,号苍雨,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初任知县,后授翰林院编修,因需奉养双亲而求外补,改授同知,累官至云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