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玄论
五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大乘玄论》是吉藏居于长安时,约隋仁寿大业年间所作。晚出于《三论玄义》,早出于《十二门论疏》。该玄论大章有八:第一,二谛义十重;第二,八不义六重;第三;佛性义十门;第四,一乘义三门;第五,涅槃义三门;第六,二智义十二门;第七,教迹义三门;第八,论迹义五门。此《大乘玄论》即是指中观论之玄义。《中观论》又称《正观论》,简称《中论》。它与《十二门论》、《百论》合称三论宗据以立宗的“三论”。《中观论》是由印度龙树著、清目注释,后姚秦鸠摩罗什译,系印度中观派对部派小乘佛教及其他学派进行破斥而显示自宗的论战性著作。主要内容是阐发“八不缘起”和“实相涅槃”,以及诸法皆空义理的大乘中观学说。《中观论》的思想,对后来大乘佛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中国影响也很大。在汉族地区依此论和《百论》、《十二门论》创立了三论宗;在西藏也很流行。注疏《中观论》的中外佛教学人很多,其中吉藏对此尤为尽力,他所著的《中论疏》十卷最为著名。此作《大乘玄论》就是释说《中观论》的注疏之一。研习《中观论》之人,不可不读此书。现常见载的版本是《续藏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