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声切韵表

四声切韵表

一卷。清江永撰。此书作于康熙年间,《四库全书》收入“小学类存目”。是一部从古音研究角度分析和表现《广韵》音系的韵图。江氏对明清时代表现“时音”的韵图不满,认为应遵照中古韵书、韵图体制制作韵图。他说自己的著作是“依古二百六韵,条分缕析,四声相从,各统以母,别其音呼等列。本字之切,即注本字之下,开卷了然。”其审音标准有三:一以开合分、一以等分、一以古今音分。江氏从研究上古音的角度出发,把古今音的流变作为划分中古音类的标准之一,某些音类虽然“且从今音列之”,但有一些中古韵书中本属一类音的字却分属两类、三类,如支、虞韵即如此,这种做法造成混乱,殊不足取。本书前列凡例六十二条,备论其分析考定之意,而列表于后。韵图用三十六字母代表声类,韵类分为一百零四个大类,一类之中再按等呼的不同分列为小类。声调仍分平上去入四类。列图格式是将同韵同等同呼的字列为一栏,各类字音依类相从。每栏纵列四声相应的各个韵部,横列三十六字母。纵横交合处列字,各字下注明《广韵》反切,有些切语江氏曾加以改作。韵图形式与《切韵指掌图》及《四声等子》接近,只是没有分为独立的图而已。江氏提出“数韵共一入”之说,韵图将入声字兼配阴、阳,在凡例中他对这种处置有详细说明,主要根据是古音中的阴、入韵字通押和偏旁互谐。江氏之说得到丁显的赞赏,受到夏燮《述韵》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的批评,“数韵共一入”之说对分析上古音系统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四声切韵表》有应云堂原刊本及《贷园丛书》本、沔阳陆建瀛刊本(合《古韵标准》、《音学辨微》),另有光绪二年(1876年)浔阳李氏刊本、民国壬申(1932年)湘潭孙氏家塾刊本等。

猜你喜欢

  • 鶡冠子

    三卷。作者不详。据《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说《鶡冠子》一书内容广博,思想宏富。在《天则篇》、《王铁篇》中,阐述的是黄老思想;在《学问篇》、《度万篇》中,说得是道、法两家之见;在《赵武灵王》、《世兵》等篇

  • 石潭易传撮要

    一卷。明刘髦(1373-1445)撰。髦字孟恂,号石潭,江西永新人。永乐六年(1408)举人。不仕,教授乡里,弟子甚众,人称“石潭先生”。刘氏认为程颐学术之全体大用具备于《易传》。朱熹曾想将其要处别写

  • 二思堂丛书

    六种,四十一卷。清梁章钜撰。梁氏撰著辑编著作几十种,本丛书所收则均非其重要巨著。六种有《退庵自订年谱》一卷、《退庵随笔》二十二卷、《南省公余录》八卷、《古格言》十二卷、《闺秀诗话》四卷、《农候杂占》四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①十八卷,宋李焘(详见《续资治通鉴长编》)撰。书中所记皆北宋事迹,体例与《宋史全文》约略相同,而缺漏甚多,考《宋史·艺文志》及焘本传,皆无此书,盖因焘有《续通鉴长编》,故假托其名。有浙江鲍士恭藏本。②

  • 集古文英

    八卷。明顾祖武(生卒年不详)编。顾祖武字尔绳,号塘,江苏无锡人。此书搜集古文赋表奏疏之类。其师钱钟义序曰:“湘离之骚,非不油然忠爱,聱牙沈晦之词,非应时制科所急,将别册另存。至如古诗歌行、选律近体,李

  • 冠昏丧祭仪考

    十二卷。清林伯桐(1775-1844)撰。林伯桐,字桐君,号月亭,广东番禺县(今广东广州)人。举嘉庆六年(1801)乡试,由拣选知县改就教职,道光二十三年(1843)八月选德庆州学正,二十四年十二月卒

  • 台湾野记

    即《台湾外纪》。

  • 殷墟文字类编

    十五卷。商承祚编。商承祚(1902-),字锡永,广东番禺人,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任中山大学教授。他曾拜罗振玉为师,学习甲骨文、金文。并从事甲骨文、金文及古文物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

  • 庸闲斋笔记

    八卷。清代陈其元(生卒年不详)撰。陈其元字子庄,官至江苏道元。此书以杂记掌故、旧事、考订史事、典制等为主要内容,其中记载的前人佚事及清代掌故有一定参考价值,另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古书版本评议、官制评议等

  • 乐原

    旧本题为嚣嚣子撰,不著姓氏。书首为总论一篇,泛引声律身度之常论,书中也录有《通典》、《玉海》等旧文。其他如说阳律有二变,阴律无二变,不知道十二律旋相为宫,各有五声二变,所以有八十四声。如果阴律无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