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石经考异补

唐石经考异补

一卷(涵芬楼影印本)。孙毓修编次。毓修字星如,江苏无锡人。书不分卷,后有戊午二月孙氏跋。此书本是袁廷梼手写的钱大昕《唐石经考异》稿中,臧庸堂、顾千里、瞿中溶、袁廷梼诸家批校的签记。涵芬楼影印钱稿时,孙氏鉴于其中夹笺,殊阙失序,至不可读,于是把这些签记加以整理,另外刊行,名之曰《唐石经考异补》,使与钱稿并行,并作跋于卷末。其跋语则就钱稿与诸家签记合而论之。据孙跋谓诸家签校,《易》《诗》《书》出於臧氏,三礼则顾、瞿二家俱有按语。今按书中《诗》“洌彼下泉”条下有云:“廷梼按,《易·井,九五》‘洌寒泉食’,亦从水。毛传:‘洌,寒也。正与《易》合。”又“织文鸟章”条下有云:“廷梼按,今承石刻之误者,似亦当附考正。”又《诗》“媿”字条下有云:“中溶案,《礼记》‘尚不愧於屋漏’,石经作‘愧’,《释文》云:‘不愧当作媿’。”又“不坼不副”条下有云:“中溶案,《易·解》‘百果草木皆甲坼’,石经亦作‘坼’,毛本、监本皆作‘折’。”这说明毛诗中亦有瞿氏校语,而不仅是庸堂的夹签。全书之中也还有袁氏校语,也不仅是臧、顾、瞿三家的夹签。孔氏跋中,对于《诗》中的瞿氏校语以及上述袁氏校语皆未提及,是漏记了。又按诸家所加签校,除《易》、《书》、《诗》、《礼记》、《公羊》、《尔雅》之外,《周礼》、《仪礼》、《春秋左氏传》、《穀梁传》、《孝经》、《论语》诸书皆不见签校,这又是诸家之所未及。至于其中顾氏对于臧氏校语颇多批评,则是由于所见不同,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读者可以纵览诸家校语,参以石经及各本的异同,自己作出判断。臧氏名庸,字拜经,庸堂其本名,江苏武进人。顾氏名广圻,千里其字,江苏元和人。瞿氏名中溶,字木夫,江苏嘉定人。袁氏名廷梼,字寿阶,江苏吴县人。

猜你喜欢

  • 文字会宝

    不分卷。明朱文治撰。朱文治,字简叔,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平不详。本书取前代之文,人各一篇,裒而成集。其凡例称,书家姓名均据文之朝代后先为序次。不过,其中亦有编排错误。如王勃在江淹之前,刘禹锡在骆宾

  • 求古录

    一卷。明顾炎武撰。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著名学者。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

  • 虞初新志

    二十卷。清张潮(1605-?)编辑。张潮字山来,号心斋,新安(今安徽歙县)人,清初文学家。以岁贡生官翰林院孔目。喜刻书,曾辑刻有《昭代丛书》、《檀几书丛》,著《花影词》、《心斋聊复集》、《幽梦影》等。

  • 毛诗陆疏广要

    二卷。三国吴陆机(261-303)撰。陆机字士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少有才名,文章冠世,曾任吴国牙门将。太康末入洛阳,与弟云以文才倾动一时,世称“二陆”。著有《辨之论》、《吊魏武帝文》、《文赋》等

  • 正谊堂诗文集

    二十卷。清董以宁(1629-1670)著。董以宁,字文友,号宛斋,江苏武进县人。能诗文,尤工于词,于历象、乐律、舆地皆有造诣。与陈维崧,邹祇谟,黄永并称“毗陵四才子”,晚年至力经、易,著有《正谊堂文集

  • 茂名县志

    四卷,清钱以恺纂修。钱以恺,字阆行,号蔗山,浙江嘉善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在任二年,善政宜民,多不胜举。旧志创始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县令周振声,其取郡志内属茂名者,分别载之,尚未付梓

  • 吴门耆旧记

    一卷。清顾承(生卒年不详)撰。承字燕谋,号醉经,长洲(今属苏州市)布衣。治诗、古文,尤长于易学。年八十仍为童子师。该书记其所熟识的学士画人,为文古朴淡雅。现有道光十七年(1837年)刻本。

  • 方言类聚

    四卷。明陈与郊撰。陈与郊(1544-1611)字广野,号禺阳,又号玉阳仙史、高漫卿、任诞轩、隅园,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工诗,好戏曲创作,有《昭君出塞》等

  • 湖北下荆南道志

    二十八卷。清鲁之裕修,靖道谟纂。鲁之裕,字亮侪,安徽太湖人,官安襄郧下荆南道。靖道谟,字果园,湖北黄冈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下荆南道,清初辖襄阳郧阳二府,雍正十三年(1735)

  • 易原

    ①八卷。程大昌(1123-1195)撰。程大昌,字泰之,南宋歙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历官著作佐郎、秘书少监、权吏部尚书、知泉州建宁府等职,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博学善文,古今事无不研究,著有《易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