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国史补

唐国史补

三卷。唐李肇(详见《翰林志》)撰。原名《国史补》。最早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分上、中、下三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马端临《文献通考》均著录为二卷。清人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认为“二”是“三”字之误。此书是李肇官尚书左司郎中时,续唐刘餗《国朝传记》之作。所记皆唐开元至长庆一百多年间的轶闻琐事。作者在自序中说:“昔刘餗集小说,涉南北朝至开元,著为传记。予自开元至长庆撰国史补,虑史氏或阙则补之意,续传记而有不为。言报应,叙鬼神,征梦卜,近帷箔,悉去之。纪事实,探物理,辨疑惑,示劝诫,采风俗,助谈笑,则书之。”故书中保存了不少极珍贵的唐代历史、文学和社会风俗的史料,对了解唐代的社会风尚,职官制度和选举制度的沿革,文风的演变,盛、中唐著名诗文作者的创作情况等有重要参考价值。全书上卷、中卷各一百零三条,下卷一百零二条,凡三百零八条。每条以五字为题,如“崔颢见李邕”,“鲁山乳兄子”之类,其体例为宋欧阳修《归田录》所效仿。版本有明汲古阁刊本、《四库全书》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笔记小说大观》本。又《唐宋丛书》本、《说郛》本、无一是斋重抄本、《唐人说荟》本均一卷。195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校点本,与《因话录》合并为一册,编入《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原纸型改正了一些校点上的错误,予以重印。

猜你喜欢

  • 礼义答问

    一卷。南朝齐王俭(详见《丧服古今集记》)撰,清马国翰辑。是书据《南齐书》、《礼志》、《舆服志》所载辑,盖在制定新礼之前王俭议礼之作。本《传》谓王俭长礼学,谙究朝仪,每博议证引先儒,罕有其匹者。既非与人

  • 黑龙江通志纲要

    二卷。民国金梁撰。金梁久宦东三省,热衷于清朝掌故,长辽政焜,尝令各属纂辑乡土记。备续《盛京通志》,又以《吉林通志》尚有所遗,每欲取而补辑之。民国九年(1920),孙烈臣督黑龙江,以黑龙江省通志事相属。

  • 海上青楼奇缘

    见《海上花列传》。

  • 学宫辑略

    六卷。清余丙撰。余丙,字敬捷,禺州(今广西北流县东南)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记载清代学宫所祭祀的孔子以及从祀的颜子、闵子等先贤先儒事迹及世系里居等情况。祀于崇圣祠的孔子先人,亦记录其言行。一度祀

  • 明辨斋丛书

    五集,三十二种,一百零一卷。清余肇钧编。余肇钧,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丛书刻于永丰书局,共五集,辑唐宋以来名贤著述,如宋黄干《朱文公行状》一卷,清毛奇龄《王文成传本》二卷附刻、姜晟《姜司寇目订年谱》一卷等

  • 楚辞释

    十一卷。清王闿运(1833-1916)撰。王闿运,字壬秋,号湘绮,湖南湘潭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为曾国藩幕僚。后讲学蜀、湘、赣等地,历掌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清末授翰林院

  • 纬捃

    十四卷。清乔松年(1815-1875)撰。乔松年字建侯,号鹤侪,山西徐沟(今榆次)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授工部铅子库主事,历任都水司员外郎、常州、苏州、松江知府。同治二年(1863年)升任

  • 掖垣题稿

    三卷。明顾九思撰。顾九思字与睿,长洲(今属江苏苏州市)人。隆庆进士,曾任丰城知县。以治行第一提拔为户科给事中。官至通政司右通政。《掖坦题稿》为作者任给事中所上奏疏,多切军国大计。其中在户科有一篇,在礼

  • 孔惟叙集

    六卷。清孔毓功(约1675前后在世)撰。毓功字惟叙。新城(江西省南城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受学于魏禧,其他事迹不详。著有《孔惟叙集》。此集共六卷。所作皆为杂文。以年为次,不分体类。据集前《自记》称,“

  • 东华录

    二百卷。东华续录,四百一十九卷。清末王先谦(1842-1917)撰。先谦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同治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参与国史馆编纂工作。后任江苏学政,长沙城南书院、岳麓书院院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