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姚氏学

周易姚氏学

十六卷。清姚配中(1791-1844)撰。姚配中字仲虞,旌德人。道光时诸生。工书嗜琴,有《琴学》、《书学拾遗》。治经深于易,著作除此书外,尚有《周易通论月令》二卷。论者以为自张惠言以后,治虞氏易学成为一时风尚。只有姚配中以为郑玄的易学学说才是最好的,于是著《周易参象》十四卷,又作论十篇解说其通义,后把二者合并,删十篇通义为三,冠于卷首为通论,更名为《周易姚氏学》。其书大旨发明郑玄易学,如郑玄未及者,则取荀、虞诸家补之,但要求必须能与郑氏学说相比附。若荀、虞诸家亦不及,则自加案语,有所阐发。其法由卦象求义理,一洗附会穿凿之陋习,既使对郑氏某些不为后人所取之说,亦一并删除,决不抱残守缺。其书前通论三篇,为全书纲领。一为赞元,认为“一者元,元者易之原”;二为释数,采郑玄一与二并生、七与八并变、六与九并成之说,阐明数理大义。三为定名,认为“元藏于中,周于外,不知周者,不可以言易。郑君所谓易一名而三义者:易简、变易、不易,实周普之一义而已”。姚氏此书对郑玄的学说阐发至深,时推精审。有《湖北丛书》本。

猜你喜欢

  • 禹城县志

    ①八卷。清王表纂修。王表字左沧,安东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禹城知县。王表掌禹城,正逢朝廷檄征邑志,王表奉命纂修。因袭明志甚多,历时二月而成。《禹城县志》康熙十二年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建置沿

  • 高密县志

    ①十卷。清张浩修,张寅威等纂。张浩,会稽人,吏员出身,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高密知县。在任期间,从政廉洁自守,于邑中多有建设。《高密县志》,在明嘉靖、万历时,曾两次纂修,入清以后,各县均重修邑乘,

  • 武城县续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厉秀芳纂修,张大樽纂。厉秀芳,江苏仪徵人,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任武城县知县。张大樽,武城县儒学训导。厉秀芳任县令后,以邑志自乾隆县令骆大俊重修后,又将近百年未有踵其事者,遂于

  • 阴符经集解

    三卷。宋袁淑真(生卒年不详)撰。原书题“朝散郎行潭州长沙县主簿袁淑真解”。《阴符经集解》,全称《黄帝阴符经集解》,又称《阴符经疏》。唐代有两种《阴符经》注本为历代承传。即唐李筌三百字本和张果四百余字本

  • 释范

    一卷。清廖平撰。该书是廖平所撰《穀梁春秋外编》中的一种。大体上在于补充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的疏略,纠正范注之误,提出自己的看法。可参见《重订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条。该书有清光绪十一年(1885)刊本

  • 字类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清任大椿辑。是书《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未著录,不知何时何人所撰,亦未详其卷数。惟见《文选·咏怀诗》李善注引一则:“,小热皃。”《广韵》录其“”、

  • 春在堂全书

    一百六十九种,四百九十卷。清俞樾(已著录)撰。全书包括《群经平议》十六种三十五卷、《诸子平议》十五种三十五卷、《第一楼丛书》九种三十卷、《曲园杂纂》五十种五十卷、《俞楼杂纂》五十种五十卷,其余为《宾萌

  • 测食

    二卷。德国汤若望撰。是编论推算日食月食之理。其说约曰:天学家研究日月诸星之理。设为图界,以论其运行。分为五支:其一论从月星之本图小轮,而应其居所不一;其二论月星之随应太阳,如臣庶之应其君;其三论月星与

  • 自警编

    九卷。宋赵善璙(生卒年不详)撰。赵善璙,宋太宗七世孙,家于南海(今广东广州)。端平(1234——1236)中曾任江州知州,其余事迹不详。此书主要编辑宋代名臣大儒嘉言懿行可为法则者。全书共分学问、操修、

  • 郁冈斋笔尘

    四卷。明王肯堂(1549-1613)撰。王肯堂,字宇泰,号损庵,一号念西居士,明金坛(今属江苏省)人。明万历十七年进士,授检讨,官至福建布政司参政。王肯堂精于医学,著有《肯堂医论》、《证治准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