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会通

周易会通

①十四卷。元董真卿(生卒年不详)撰。真卿,字季真,鄱阳(今属江西)人。曾受学于著名经学家胡一桂。该书即本胡一桂的《周易本义附录纂疏》,并广及诸家而成。初名《周易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纂注》,从中可看出其体例。编次伏羲、文王、周公之经而翼以孔子之传,各为标目,使相统而不相杂。其无经可附的传文,则总附于六十四卦之后,是为“经传”。又取程氏《易传》、朱熹的《周易本义》夹注其下,是为“集解”。其程子经说、朱子语录各续于传之后,是为“附录”。又取胡一桂《纂疏》而增以诸说,是为“纂注”。后来因为程传用王弼本,《本义》用吕祖谦本,或主义理,或主象占,本旨复殊;所采先儒诸说,亦各明一义,见仁见智。而真卿认为诸家之说,殊途同归,故兼搜博采,不主一说,辟门户之争,持允义理、象数二家。从而定名为《会通》。《四书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青出于蓝”。但此书中有变易经文之处,不免失先儒谨严之意,可谓白璧微瑕。该书有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抄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收入。②十二卷。明汪邦柱、江楠撰。《经义考》引高佑·云:“汪邦柱,字砥之,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官湖广参议。”江楠字楚余,休宁人。该书本为举业而设,故征引前说达一百七十余家,皆随文释义,少有发明。所标子目,有“全彖合旨”、“六爻合旨”、“二卦合旨”、“系辞合旨”等,也都不出讲章窠臼。卷首列“取象之义”,分正体、互体、变体、复体、积体、移体、半体、似体、反体、伏体、对体等例,自称“偶有巧合者,录其一二”,实则随意立名,横生枝节,徒增繁忧。该书《明史·艺文志》及《经义考》都有著录,但只题汪邦柱撰。《四库采进书目》署“明汪邦柱、江楠同辑”,《浙江采集遗书总录》则云:“《周易会通》十二卷,刊本。右明湖广参议长洲汪邦柱撰,……其书有休宁江楠相与参定。”恐此说较确。今北京大学藏有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休宁梅田江氏生生馆刻本,题“明汪邦柱、江楠辑”。《四库总目》据浙江本存目。

猜你喜欢

  • 拾雅

    二十卷。清夏味堂撰。夏味堂字澹人,江苏高邮人。是书谓之“拾”者,盖所以拾《尔雅》、《广雅》之所遗也。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曰:“澹人以阮云台(元)《经籍纂诂》、王怀祖(念孙)《广雅疏证》上下千古,

  • 孟子时事年表

    一卷。清林春溥(详见《春秋经传比事》)撰。史籍记载孟子事迹多疏略,明清诸家所撰孟子年谱、考略等亦互有异同。林氏据《史记》中各世家、表、传及《战国策》、《竹书纪年》等书中有关资料,考时事之远近,证游历之

  • 烟霞万古楼诗选

    二卷。《诗录》一卷。见《烟霞万古楼文集》清王良士撰。王良士少以任侠破家,诗文皆有奇气。生平足迹半天下,藉名山大川,以扩其胸次,故诗尤壮阔。间抒悲愤以写其厄塞,亦多磊落之气,而无幽忧之音。钱泳题其诗稿云

  • 会侯文抄

    二十卷。清毛际可(1633-1708)撰。毛际可生平详见《安序堂文抄》辞目。此集刻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为淳安方婺如所重新辑录。毛际可擅长散文,与毛奇龄、毛先舒合称“三毛”。虽学问不及毛奇龄渊博

  • 毛诗古音谐读

    五卷。清杨恭桓撰。恭桓字穆吾,广东梅县人。生平事迹不详。作者以为诗三百篇除《周颂》外多字顺音谐,无句不韵,而今人却多不辨误读,故而在谐韵之处一一标明。另又指出大量的同音假借之本字。韵部相近而易误读之字

  • 史拾载补

    无卷数,明吴宏基撰。宏基字柏持,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史拾载补》选取《史记》八书及《儒林》、《循吏》、《游侠》、《酷吏》、《滑稽》、《日者》、《龟策》、《货殖》、《匈奴》、《西南夷》、《大宛》共

  • 通鉴胡注举正

    一卷。清陈景云(1669-1747)撰。景云字少章,江苏吴江人。吴江县学生,终生不仕,淹贯群籍,尤精史学。著有《读书记闻》、《纲目辨误》、《通鉴胡注正误》、《纪元考略》等。此书订正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

  • 四书集注直解说约

    七卷。明张居正(1525-1582)撰。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人。明政治家。著有《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是书先标举《四书章句》为纲,次《朱注》,次《直解》。句栉字比,大都

  • 经史辨疑

    一卷。清朱董祥(详见《读礼纪略》)撰。书前目录载辨经者三十二条,辨史者二十三条,总计应为五十五条,实际上五十一条,经史各缺二条。全书好为新说,未见根据,多属推测,所以舛谬颇多。

  • 斗南黄先生辽阳稿

    二卷。《别稿》一卷。明黄正色(1522?-1570?)撰。正色,字士尚,号斗南。江苏无锡人。嘉靖七年(1528)举人。历官至南台御史,以护兴献太后葬承天。因论尚书温仁和、驸马崔元、中官鲍忠等不法,违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