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后汉书补注

后汉书补注

二十四卷。清惠楝撰。惠楝,作有《周易本义辨证》,已著录。《后汉书补注》中只标所注的句子,书中以范晔作《后汉书》史事为主,杂引诸书,考究训诂,引证史实。采集群书编辑成书。把列传分为上中下三卷,为《后汉书补注》的最初底本。阳湖孙星衍祠堂书目,著录惠楝《后汉书训纂》二十六卷,惠楝注《王士祯渔洋精华录》,也称名《训纂》,由此得知《后汉书补注》原名为“训纂”,共二十六卷,而后来改名为“补注”,又删改成二十四卷。此书与杭世骏的《三国志补注》比较,采摘古书有过之,《后汉书补注》引杂说也多。又惠楝守古学,研经史,书中经纬通贯方面也为特长。有嘉庆九年(1804)德裕堂刊本。

猜你喜欢

  • 重修慈利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李约修,皇甫如森纂。李约,平定人,曾任慈利县知县。皇甫如森,邑人,拔贡。慈利置县始于秦,始曰慈姑,隋改慈利,迄无更易。县志自明以来,除万历元年(1573)陈光前志外,佚无传。清康熙年间

  • 空同子

    一卷。明李梦阳(1473-1530)撰。李梦阳,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后徙居河南扶沟(今河南省扶沟县东北)。明弘治六年(1494)举乡试第一,第二年便成进士,曾作过户部主事、

  • 鹿氏家传

    一卷。清鹿氏后人编辑。该书汇集明朝鹿久徵及其子鹿正、孙鹿善继、曾孙鹿化麟各碑铭家传。久徵字子诚,号豫轩,直隶定兴人,万历进士,官至御史。正字成宇,值珰祸以援救左、魏、周三君子而有义闻。善继之事迹见《鹿

  • 芸香斋韵法新谱

    一卷。清田万选撰。万选字一青,山西阳城人。是书于古今切字调声之法,约繁就简,减三十六字母为二十母,立韵二十八类。以字母为经、以韵为纬、立复读韵调声指掌二图,一掌以辨二十母、一掌以辨四声,盖经以读韵而立

  • 刘子威集

    七种,六十卷。明刘凤(详见《续吴先贤赞》)撰。子威为刘凤字。所收七种为《刘氏杂俎》、《玄应集》、《吴释传》、《吴郡考》、《燕语》、《文集》、《禅悦小草》。除所撰诗文集外,大都为辑录佚书之类,虽搜辑庞杂

  • 广雅

    十卷。三国魏张揖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揖字稚让,清河(今河北临清县东北)人,太和(227-233年)中官博士。后魏江式《论书表》曰:‘魏初博士,清河张揖著《埤仓》、《广雅》、《古今字诂》。究诸

  • 王端毅文集

    九卷。明王恕(1416-1508)撰。王恕,字宗贯,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正统进士,累官吏部尚书,卒谥端毅。著有《王端毅公奏议》、《石钟山志》、《玩易意见》(已著录)。此集系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

  • 诗宿

    二十八卷。明刘一相编。刘一相字维衡,长山(今辽宁长海)人。生卒不详。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是编采周、秦、汉、魏、六朝、三唐之诗,区别差次,为部二十八,子目一百五十四。陈、隋以上诗体

  • 西圃集

    二十四卷。清潘遵祁(生卒不详)撰。潘遵祁,江苏吴县人。曾以高科进士,例授翰林,不数月遽引疾归里,不复出任,居乡讲学,淡泊名利。其精于谱谍之学,文章尚平实。是集中书启、规则诸体实是公文,其余多为序,跋,

  • 瓞园经说

    三卷。清宋绵初(详见《韩诗内传征》)撰。此书解释经义,以说《易》为最善。如谓自古言《易》者无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学,非大《易》之通义。又谓王辅嗣“忘象”之说,后代儒生以为一扫《易》学之榛芜,而开之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