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史地丛考初编

史地丛考初编

一册,续编一册,三编一册。《史地丛考初编》辑考证之文十篇:①龟兹语考。说明在西域发现的乙种吐火罗语为龟兹语。②王玄策使印度记。辑唐书并释藏之文、考证王玄策使印度事。此二篇为烈维(Sirevi)撰。③高昌、和州、火州、哈喇和卓考,说明古代的高昌、辽、金、元的和州、火州,都在哈喇和卓。④沙州都督府图经及蒲昌海之康居聚落,据敦煌发现的沙州都督府图经写本,考证唐初有一康国首领东来蒲昌海南,率领部众,因成村落。⑤吐谷浑为蒙古语系人种说,说明历史上的吐谷浑也称阿柴、阿赀,为蒙古语系的种族。⑥为埃及亚历山大城说,即那先比丘经的阿荔散,大概指亚历山大城。⑦中国干漆造像考。干漆造像古代称谓不一,如元代称搏换,又称脱活;明代称脱河,此法创始于晋代。以上五编为伯希和撰。⑧《大月氏都城考》历考吐火罗故地八百年沿革,说明大月氏都城初在巴达克山(Badakhsan)后迁到薄罗(Balkh)。⑨《魏略西戎传笺注》、考证魏略西戎传入西域三条路沿线各国。⑩宾考、考证古代的宾就是唐代的伽湿弥罗(Kasmirà)唐代的宾则指迦毕试(Kapiai),以上三篇都是沙畹(E,charawnes)撰。续编辑考证之文四篇:①《扶南考》辑历史文字考证扶南即柬埔寨,地域略大。②《真腊国土记笺注》用梵语、吉蔑语等,考证《真腊风土记》中的名物,以上二篇是伯希和撰。②《越南历朝世系》,参考越南史书,考证越南历朝世系,始于鸿庞氏,止于泰帝。由迦节(J,Cadiere)撰。④大藏方等部之西域佛教史料,据大藏方等部的日藏、月藏等经,考证诸国名称,并说明诸经多由西域传到东方,由烈维撰。三编辑考证之文四篇,马司帛洛(H,Maspero)撰。①唐代安南都护府疆域考,据中国史籍及安南史录考证唐代安南都护府所辖州县。②李、陈、胡三氏时安南国之政治地理,考证安南都护府废止以后,明代交距布政伎司建置以前,安南行政区域分合沿革情况。③秦汉象郡考,据《山海经》中沅水、郁水两条;《前汉书》引茂陵书一条,考证象郡的地理位置。④汉明帝感梦遣伎求经事考证,辑《四十二章经序》、《牟子理感论》、《吴书》、《化胡经》、《后汉纪》、《后汉书》、《冥祥记》、《出三藏记集》、《高僧传》、《水经注》、《洛阳伽蓝记》、《汉法内传》、《魏书》中的文字,考证西汉未佛教传入我国内地的情况。共写成十八篇,许多考证颇为精深详明,有裨于史学。尽管有附会之说,但此书有商务印书馆本。

猜你喜欢

  • 胜朝遗事

    二编四十九种十四卷。清吴弥光编辑。吴弥光,南海人,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未详。该书所录之史实起自洪武年间,终至崇祯时期,而不录南明宏光、隆武及永历诸朝史事,对于明朝的重要史事,如靖难与挺击、红丸、移宫三大

  • 字学同文

    四卷。清卫执谷(生卒年不详)撰。执谷字子觐,韩城(今属陕西)人。此书分为十三目:上类、下类、上下中类、上下左右类,上下左类、上下右类、上左类、下左类、上右类、下右类、左类、右类、左右类。类各统部。这是

  • 卯洞集

    四卷。明徐珊(约1544年前后在世)撰。徐珊,号三溪,浙江余姚人。生卒年不详。官湖南辰州府(今黔阳)同知。著有《卯洞集》。是集凡四卷。卯洞在盘顺中里,介于楚、蜀之间。嘉靖间,徐珊用庙工采木于此处。故积

  • 沧江虹月词

    三卷。清汪初(1776——1808)撰。汪初,字绛人,钱塘(今杭州市)人,十七岁入邑庠,屡失意于省试,捐资为库大使,后为生计,入蜀佐四川按察使幕。《沧江虹月词》风格前后不一,以汪初赴川为分野。入川之前

  • 唐代今字尚书残卷

    敦煌本今字《尚书》残卷三,甲卷为《尧典》,乙卷为《禹贡》,两篇都残缺不全。丙卷为《周书》,今存残卷从《多方》起,至《立政》后题而止。甲、乙两卷都是唐高宗以前的写本,丙卷“基”字缺笔,可以肯定是唐玄宗时

  • 西使记地理考证

    一卷。清丁谦(1843-1919)撰。丁谦,近代地理学家,字益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末举人,曾任象山县教谕,撰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元初,常德奉使西觐。《西使记》即记常德游历经过,作者为山西

  • 明堂制度论

    一卷。后魏李谧(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谧,字永和,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征拜著作佐郎。辞以授弟郁,诏许之。州再举秀才,公府二辟,并不就。赐谥贞静处士。事迹具《魏书·李孝伯附传》,《北史本传》

  • 南雪斋藏真

    十二卷。清武元蕙辑。武元蕙字保恒,号俪荃。所收书从晋代至明代。以十二地支标十二卷。始刻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咸丰三年(1853)而成。子集有陆机《平复帖》、《兰亭序》残本、唐人写经,为唐僧法藏

  • 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

    一卷。梁释智恺(535586)撰。智恺,俗姓曹,住杨都寺,受业于法泰,后依真谛三藏。于天嘉四年(563)翻译摄论,次年翻译俱舍,并作疏注经,共达上百卷。《起信论》,全称《大乘起信论》,印度马鸣著。梁真

  • 敏求机要

    十六卷。旧本题月梧刘实(生卒年不详)撰。凤梧刘茂实注。撰者姓与名即“刘”与“实”之间,原书空一字。疑刘实与刘茂实似为兄弟,本以实字连名,旧本也许因年久模糊,其字不清楚,传写者未辨,因于姓名之间空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