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二十卷。宋薛尚功(生卒年不详)撰。尚功字用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绍兴中(1131-1162)以通直郎佥定江军节度判官厅事。善篆籀,尤好金石文字。是书著录自夏至汉钟鼎彝器五百一十件,不言诸器之体制,只摹录其文字,并一一为之音释。《四库提要》云:“所录篆文虽大抵以《考古》、《博古》二图为本,而搜辑较广,实多出于两书之外。其中如十六卷中载《比干墓铜盘铭》之类,未免真伪杂糅,然大致可称博洽。……至其笺释名义,考据尤精。”而胡朴安云“《提要》称其书至矣,但薛书实未足以当此,以今日眼光观之,只谓开钟鼎文字之先路,考据尤精,则未然也。一则器物不多,无以资比较;二则学说初立,无以资切磋。盖时为之也。”(《中国文字学史》)是书把宋代所出青铜器有铭文者十分之七八汇成一编,而为研究金文的开山之作,这是难能可贵的。卷一至卷五为夏商器款识,卷六至卷十七为周器款识,卷十八至卷二十为汉器款识。其中唯“周鼓”(即“石鼓文”)为石刻,“秦玺”为玉器,所杂者甚少。此书绍兴十四年(1144)刻石,初始只有拓本,故有“法帖”之名。今仅有宋拓残叶流传,前历史语言研究所曾影印内阁大库旧藏残叶十纸。木刻本以明崇祯六年(1633)朱谋刻本较佳。薛氏另撰《广钟鼎篆韵》七卷,盖将此书所录篆文分韵排列之,今已不传。

猜你喜欢

  • 维摩诘所说经文疏

    二十八卷。隋代释智(538-597)撰。智,俗姓陈,家居荆州华容(今湖南华容县),其父在梁朝为官。十七岁时正值梁末兵乱,社会动荡,有家难归,遂在荆州长沙寺佛像前许下出家为僧之愿。十八岁依湘州(今湖南长

  • 东皋子集

    三卷。唐王绩(585-644)撰。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诗人。隋名儒王通之弟。其性好学,有奇思。隋时授秘书省正字,出任六合县丞,入唐曾官太乐丞。长期赋闲在乡,纵酒自适。史

  • 胥台集

    二十卷。明袁袠(1502-1547)撰。袁袠生平详见《世纬》。是集又称《袁永之集》,凡二十卷。其中,诗文各十卷。初为其嗣子袁尊尼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所刊。万历十二年(1584)衡王府重刊本,改题

  • 澹然集

    五卷。明陈敬宗(1377-1459)撰。敬宗,字光世,号澹然居士、休乐老人,浙江慈溪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选庶吉士,入史馆,改翰林侍读,参与修《永乐大典》。宣德中,官至国子监祭酒,赠礼部侍郎

  • 昕天论

    一卷。三国吴姚信撰,清马国翰辑。信字元直,一字德祐,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精于天文易数之学,为太常卿。有《周易注》。《隋书·经籍志》云:“梁有《昕天论》一卷,姚信撰,失传”。新旧唐志复著之,今佚。其名

  • 刘古直集

    十六卷。明刘珝(1426-1490)撰。刘珝,字叔温,号古直,寿光(今山东寿光县)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授编修。成化十年(1474)屡进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兼翰林学士,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

  • 毛诗经句异文通诂

    七卷。李德淑撰。宋代王应麟参照齐、鲁、韩三家的异同,撰写了《诗考》一书,书中不仅遗漏很多,而且又没有注明某篇某卷某字的音义,使得学者们很难检索。因此,李德淑以毛诗为主,并博采齐鲁韩三家的训诂,广泛收集

  • 南史札记

    一卷北史札记 三卷。清李慈铭撰。李慈铭,有《魏书札记》,已著录。撰者以宋、齐、梁、陈书校南史,以魏、齐、周、隋书校北史,成此札记。是书考证详细、准确,可资参用。虽其中文字与原史书相校有差异之处,但于理

  • 耐庵文存

    六卷。诗存三卷。清贺长龄(17851848)撰。贺长龄,字耦庚,晚自号耐庵,湖南善化人。嘉庆进士,历官至官兵部尚书。官湖南按察使任内,使狱无积案,为一时良吏,百姓感戴而歌之。其为文章皆缘事而作,不为泛

  • 慧琳音义

    慧琳《一切经音义》之简称。详见“一切经音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