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华严孔目章

华严孔目章

八卷。唐代释智俨撰。智俨生平事迹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辞条。《华严孔目章》全称为《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简称《孔目章》。是对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华严经》的论释,它把一切佛教流派分为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五教,认为《华严经》教理最高,属于圆教。后经法藏等人继承弘阐,遂成为华严宗五教判教理论的基础。全卷共有一百四十八门,卷首目次误作一百四十一门,并漏掉了业稠林章,错将三聚行稠林章和成就章合为一目。目次上虽载有华严经一部音义一目,但文中却无此内容。第一章、科简经意立渐顿圆三教。第二章、显教分齐,开渐教为始终二教,以小教而成五教。第三章,解释三种五乘,十种三乘,及诸乘性位,首开贤首一乘教义分齐章之先河。卷未以同别二教融会三乘,显一乘之妙趣,又以璎珞本业梵纲,显华严教乘分齐。于释第二会中,神佛仪式章主礼敬诸佛,乃为普贤行愿之首。于五阴十八界十二处诸章,明辨融通,立有八种无为,即百法中六种无为,据三性开真如无为。于卷二中以十门立唯识章。于卷五中以七门明往生义,最为精到。余则在第三会中释解行损益,在第五会中释顺善法数秘密真如,在第六会中释十地十愿三聚戒、十恶业、四静处八禅,和烦恼业习气,果德自在相海,在第七会中释回心贤圣四十五知识。此论章言正理顺,论及教理,唯弘华严,是研究华严宗比较有价值的史料。现有金陵刻经处刻本。

猜你喜欢

  • 大瓢偶笔

    八卷。清杨宾撰、杨霈编。杨宾(1650-1740),字可帅,号耕夫,别号大瓢,又号小铁,浙江山阴人,后就婚吴门遂籍苏州。善属文,精“汉书”、“杜诗”,少能书,工八法,塞外人称杨夫子。当时名重公卿如张英

  • 邹子

    一卷。作者不详。《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未著录此书,唐马总《意林》及宋《太平御览》引其书目。关于《邹子》的成书年代,书中没有明确记载。考《汉书·艺文志》阴阳家类有《邹子》、《邹子终始》二书

  • 学蔀通辨

    十二卷。明陈建(1497-1567)撰。陈建字廷肇,号清澜,东莞(今属广东)人。自幼纯心笃学。嘉靖七年(1528),中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中会试副榜,授侯官县教谕。后任江西临江府学教授。四十

  • 迂亿

    四卷。明贺应保(详见《传家迂言》条)撰。此书与贺应保所作《迂议》体例相近,大概书撰成后,即各立一名,而实际上为正、续集。第一卷皆为解《四书》之语。其学说以王守仁心学为主,因此多与朱子相龃龉。其它三卷多

  • 朱文端公文集

    四卷。清朱轼(1665-1736)撰。轼字若瞻,一字可亭,谥号文端。江西高安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与怡贤亲王共治畿辅营田水利,蓄泄得宜,溉田六千顷。著有《易春

  • 律吕质疑辨惑

    旧本题句曲山人伯勤甫撰。伯勤本是朱载堉的表字。可能是朱载堉在作了《律吕精义》之后,又作此书以简括要义,与所谓《律吕精义》及正论互相阐发。《千顷堂书目》对此书未作著录。清抄书附于《律吕正论》之后,是书于

  • 国朝方言

    一卷。见“方言别录”。

  • 读书堂杜诗注解

    二十卷。清张溍(1621-1678)撰。张溍字上若,磁州(今河北邯郸)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本书共二十卷,乃其晚年家居时所作。以《千家诗注》为本,而稍节其冗复。集中凡称原注者,

  • 四念处

    四卷。隋代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条。此书依涅槃经四门,即生门,生不生门,不生生门,不生不生门。立藏通别圆四教。依四教述四念处义。每义各立一卷,共四卷。每卷开列三章,即一大意,二五停心

  • 书经疑言

    一卷。清王庭植撰。王庭植字实丞,江西庐陵人,道光二十四年进士。此书较少引用前人旧说,往往独抒己见。如王庭植解释“纳于大麓”,认为“大麓”就是太(泰)山之麓,“古‘太’字无点;麓,山是也。尧使舜行礼,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