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经文字通正书

十经文字通正书

十四卷。清钱坫(1744-1806)撰。钱坫字献之,号十兰,又号篆秋生,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经学家、书法家,钱大昕兄之子,钱塘之弟。乾隆副贡,官陕西乾州、直隶州州判。钱坫曾游关中,为毕沅幕宾,与方子云、洪亮吉、孙星衍讨论训诂、舆地学,并精研舆地学与文字学。论者谓钱坫沉博不及大昕,而精当过之。所著除本书外,尚有《诗音表》一卷、《车制考》一卷、《论语后录》五卷、《尔雅古义》二卷、《尔雅释义》十卷、《释地以下四篇注》四卷、《九经通借字考》十四卷、《说文解字斠诠》十四卷、《新斠注汉书地理志》十六卷、《史记补注》百三十卷等。本书题名“十经”,是因为它包括:《周易》,《尚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主要考证各经之中文字的通假,所以叫做“通正书”。自序说:“康成注经,有读如读若、当作当为、或作或为、声相近、声之误诸说,与夫通之言同为异文一理,正之言准,乃殊义一宗,通正之缘,因声因字两例总之。何谓声,则语言是,何谓字,则偏旁是。语言则臣为辰,鼻为畀,是曰声同;禫为道,宗为臧,是曰声转。偏旁则工为功,功亦为工,正为征,征亦为正,是曰互通;父为甫,又为荨,方为旁,又为谤,是曰类通。又‘掤’见《诗·风》,《左传》谓之‘冰’;‘掫’见《左传》,《周礼》谓之‘’;‘窆’见《周礼》,《檀弓》谓之‘封’,《左传》谓之‘塴’;‘骴’见《月令》,《典礼》谓之‘渍’,《公羊》谓之‘瘠’;倘不同条共贯,曲推旁穿,何以理群类,究万原哉!”因此本书务推众说,以便推究本义。由于主旨如此,所以书中一部分依从《说文解字》,如一部“丕”下说,《周书》“丕子之责”,郑康成谓,“丕”读作“负”,《史记》正作“负子之责”,那么,“丕”与“负”相通。《春秋》“丕郑”,《史记·晋世家》作“邳郑”,这又与“邳”通。“邳”是以邑为氏,应用“邳”。又如,上部“旁”下说,也作“雱”,同古旁,与“方”通。《虞书》“方鸠僝功”,《史记》作“旁聚布功”,士丧礼牢中“旁”下注:“今文‘旁’为‘方’是也。”又与“彭”通。《易》“非其彭”,《子夏传》作“匪其旁”。按:“旁”字从方,“”即“祊”字,“祊”也从方,因此互通。如此之类,都颇为详赅。有嘉庆丁已文章大吉楼刻本,民国中国书店影印清嘉庆刻本。

猜你喜欢

  • 祈嗣真诠

    无卷数。明袁黄(详见《皇都水利》条)撰。袁黄平时持功过格甚谨,乡里称为“愿人”。此书共十门,即改过第一,积善第二,聚精第三,养气第四,存神第五,和室第六,知时第七,成胎第八,治病第九,祈祷第十,杂引常

  • 留沤唫馆词存

    一卷。清沈蓥(?-1860)撰。沈蓥原名杰,后改曰蓥,字秋白,自号姓庚、江苏无锡人。家贫力学,工诗赋,精篆刻。中年之后,专力倚声之学。著作较丰,惜多散佚,仅存有《怀旧录》、《吟剑诗集》、《留沤唫馆词草

  • 续修舒城县志

    五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吕林锺等修,赵凤诏等纂。即光绪《舒城县志》。

  • 月河所闻集

    一卷。宋莫君陈撰。生卒年不详。莫君陈,湖州(今浙江)人。生平仕履情况不详。书中称授知婺州朝辞,有札子权刑部郎中,则曾以朝官典郡。其书所记皆当时杂事,篇数极少,而且缮写错误和脱漏之处较多,无法卒读。《四

  • 尚书旧疏考正

    一卷。清刘毓崧撰。刘毓崧字伯山,江苏仪征人,道光二十年举优贡生,从其父刘文淇受经文。刘文淇曾作《左传旧疏考正》,并在自序中说,考正了《左传》旧疏之后,其余诸经《易》、《尚书》、《毛诗》、《礼记》等的旧

  • 玉壶野史

    十卷。又名《玉壶清话》。宋僧文莹(详见《湘山野录》)撰。玉壶,为文莹隐居之地。此书成于《湘山野录》之后,约宋神宗元丰年间。作者收集宋初至熙宁中有关神道、墓志、行状、实录、奏议之类文集数千卷,并部分宋人

  • 经学要义

    四卷,补四卷。明卜大有(生卒年不详)编。大有字益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嘉靖丁未(1547)进士,官无锡县令,后官至寻甸知府。执法不挠,以刚直著称。《经学要义》一书见于《明史·艺文志》、黄虞稷《千顷

  • 蒿盦论词

    一卷。冯煦(1843-1927)撰。冯煦字梦华,号蒿盦,晚号蒿叟,辛亥后称蒿稳公,江苏金坛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十年后,以京察一等,外放安徽凤阳府知府。自

  • 澄海县志

    二十六卷首一卷。清李书吉、王恺修,蔡继绅纂。李书吉,江苏常熟人,举人,以孝廉作宰,通诗书。旧志始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县令王嘉忠修,邑人王天性纂,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三度重修。县令李书吉虑

  • 珍珠囊药性赋

    见《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