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类语
十四卷。旧本题明罗万藻(生卒年不详)编。罗万藻字文止。天启七年举人。福王时官上杭县知县。本书因坊本《五经类语》,而广取“十三经”增补而成。分一百三十四类。杭州鲁民重又为之作注。
十四卷。旧本题明罗万藻(生卒年不详)编。罗万藻字文止。天启七年举人。福王时官上杭县知县。本书因坊本《五经类语》,而广取“十三经”增补而成。分一百三十四类。杭州鲁民重又为之作注。
三卷。清陈懋侯撰。作者著《周易明报》后,考虑到书中经注过简,人或不解其意。又恐读者误认为“明报”为佛家因果之说,故再著此书加以详细说明。其体例一仍《周易明报》,于各卦爻之下仍逐句注“得”、“失”字,但
四种,十二卷。清李子金撰。李子金原名之铉,以字行,鹿邑(今属河南省)人,生卒年不详。精数学。本书所收四种,均为数学著作。《隐山鄙事》一卷、《算法通义》五卷、《天弧象限表》二卷、《几何简易》四卷。有稿本
古诗其体源出于《国风》。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其外“去者日以疏”四十五首,虽多哀怨,颇为总杂,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客以远方来”,“橘柚垂华实”,亦为惊绝
十卷。宋李垕(?-1179年)撰。此书又名《南北史续世说》,旧题唐陇西李垕撰。前有明俞安期序,称其书出自梁溪安茂卿,以宋本翻雕,未及印行而没,后三年,安期复得焦竑藏本,更为校正成完书。又称唐宋书目不载
二十卷。作者不详。是书卷首载王洙、王安石、胡宗愈、蔡梦弼等四家序言。书中所采之注不过百家,但为了夸耀繁富,故虚称千家,与事实大不相符。其诗句、篇后之评论,皆为刘辰翁之语。《四库全书》编辑者怀疑此书为高
二卷。清杨裕藻撰。裕藻字献堂,山东滕县人。是书为便于初学切字而作。所收《十三经》及《四书》之字凡六千七百三十二字,不见经传之字凡九千九百九十字。按四声制谱,各以三十六字母领之。其标射云者,凡两字之切,
三卷。唐李肇(详见《翰林志》)撰。原名《国史补》。最早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分上、中、下三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马端临《文献通考》均著录为二卷。清人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认为“二”是“三”字之误
十卷。明涂几(约1497前后在世)撰。涂几,字寸约,又字孟规,宜黄(今江西)人。生卒年均不详。志尚高古,隐居著述。尝学于李存,究心象山之学。弘治初(1488)拟进时事策十九篇,因疾不果。几工词赋,得骚
八卷。附《楚辞辩证》二卷,《楚辞后语》六卷。宋朱熹(详见《周易平义》)撰。《楚辞集注》作于朱熹任潭州(今湖南长沙市)荆湖南路安抚使时(1193年),或者有感于赵汝愚被罢相出朝之时(1195年)。《楚辞
一卷。明朱鸿撰。朱鸿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是书卷首有虞淳熙序及朱鸿自序。书中征引故事,采经史百家,凡二百三十一条,又附录二十八条载辽、金、元以至外域释道二家所记。其关于《孝经》典实,搜采略备。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