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一经音训

十一经音训

二十六卷。清杨国桢辑。国桢字海梁,四川崇庆人,官至闽浙总督。此书是他任河南巡抚时刊刻的。首有自序及林则徐等人的序,还有刘师陆撰写的例言。书仿甘肃兰山书院所刻之《经训约编》,只是《经训约编》体例未善。例如,除《易经》、《书经》、《诗经》、《春秋经》之外,其他经都不是足本。又旁注所采,多不依本文;上文载评语,有的论及文法,已非说经;句旁又多着圈点,迹近亵经。这些方面,此书都矫正了。此书只以辨反切,训字义为主,对于《易》、《书》、《诗》、《礼记》,则遵从功令,用宋儒传注;《春秋经》则以《左传》为主而参以《公羊传》、《穀梁传》;《周官》则以连氏精义为主,《仪礼》则以吴氏章句为主,参以张氏郑注句读、马氏易读诸说;《尔雅》以邢疏为主,间取姜氏参议、邵氏正义之说;《孝经》用清世祖御注。这些方面都能做到斟酌不苟。诸经之首,别有辑说。称为十一经,是因为减去了《论语》《孟子》这两部人人习见之经。此书虽然谈不上博综,但简而易通,自有胜处。有道光十一年刊本。

猜你喜欢

  • 澄迈县志

    十卷。清高魁标纂修。高魁标,直隶河间府沧州(今河北沧州)人,岁贡,康熙三十八年(1699)任澄迈知县。旧志修于明嘉靖间教谕林堪,二修于万历间曾拱璧,三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丁斗柄,此志为四修。

  • 周易拨易堂解

    二十卷。清刘斯组撰。刘斯组字斗田,新建人。雍正二年(1724)举人。官任杞县知县。此书前有记略,记载著此书时,其侄梦见阁上有朱色“拨易阁”三个字,因此才将其书命名为《周易拨易堂解》。其事颇涉幻杳,似乎

  • 宋季三朝政要

    六卷。宋末元初佚名者撰。该书前五卷以编年形式记载宋理宗、度宗、恭帝三朝史事,始于宝庆元年(1225),止于德祐二年(1276)。另以陈仲微撰《广、卫二王本末》一卷附录于后,记端宗帝昺时期文天祥、陆秀夫

  • 钓鱼船

    二卷。清张大复(约1653年前后在世)撰。张大复,字星期,一字心其,号寒山子,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大复居寒山寺,不事生产,而颇知音律、释典,喜好填词。其所作传奇有三十五种之多。其中较著名的有:《

  • 投壶变

    一卷。晋虞谭撰。虞谭字思奥,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官至右光禄大夫,《晋书》有传。书佚已久,惟《太平御览》时引《投壶变》,文多伪缺,很难理解。《藏林经义杂记》曾记载于十九卷中。马国翰因转录之,以备一

  • 恩施县志

    ①四卷,清张家澜修,朱寅赞纂。张家澜,号小沧,湖南湘潭人,举人,官恩施知县。朱寅赞,湖南长沙人,生员。考恩施,为郡为州为县,变置无常。明代屡经兵燹,载籍无存,仅有王封镇撰卫志钞本一册。前代沿流不能备悉

  • 四民月令

    一卷。崔寔撰。崔寔(?-170年),字子真,涿郡安平(今属河北省)人。东汉桓帝时,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为《政论》,指切时要,屡迁郡守,官至尚书。该书《隋书·经籍志三》著录、《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

  • 纂修即墨县志

    二卷。佚名纂。康熙十一年(1672),朝庭命各省普修邑志,即墨知县乃奉命修志,遂成新志。《纂修即墨县志》康熙十一年(1672)剜改明刻本。此志板刻质量极差,残缺漫灭,几不可读。其体例大部分承袭旧志而作

  • 说文段注撰要

    九卷。清马寿龄(生卒年不详)撰。寿龄字鹤船,当涂(今属安徽)人。诸生,官南陵县教谕。夙究许学,服膺段注。是书乃是段注之钩玄提要,析其义类有九:(1)误字,(2)讹音,(3)通用字,(4)《说文》所无字

  • 开煤要法

    十二卷。英国士密德(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口译,王德均笔述。士密德始末未详。王德均字筱云,怀远人。《开煤要法》共十二卷,详细讨论分析了如何识别煤层、开采、起运、引水排水、采光、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