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刘宾客文集

刘宾客文集

三十卷。《外集》十卷。唐刘禹锡(公元772-842)撰。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贞元九年(793)进士,后又登博学宏词科制举。贞元十一年(795),登吏部取进士科,授太子校书。诗人、散文家、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官至监察御史,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卒后赠户部尚书。永贞元年(805)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为司马,是史称“八司马”之一。他自幼聪敏好学,博学多才,精通医药学,擅长书法,是一位进步的思想家,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散文创作和哲学思想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其诗在唐代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极为服膺。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明杨慎说:“元初以后,诗人全集之少观者数家,当以刘禹锡为第一。其诗入选及人所脍炙不下百首矣。”大和五年(831)十月,文宗派他去担任苏州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他到任后,深入民间,询访疾苦,了解灾情,申报朝廷。在获得朝廷同意后,开仓赈饥,并宣布免除赋税徭役。这两条措施,使人们安定下来,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著有《刘禹锡集》、《刘宾客诗集》、《传言方》等。刘禹锡推崇杜甫诗,曾自称“鄙夫之言”,有愧于杜公”(《云溪友汶·中山海》)。其亦重视民歌,是受到屈原启发,学习写《竹枝词》则是受到杜甫的启发。其艺术思想讲究精炼,不主浅露而强调含蓄。其艺术风格是:取境优美、精炼含蓄、流畅自然。柳宗元说:“文隽后膏,味无穷而炙愈出”(刘禹锡《犹子蔚适越戒》引)。刘禹锡的诗文艺术价值,在于经受住时间考验,他的诗文,一千多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特别是他学习民歌、探索诗歌发展方向的精神,对今人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后来不同朝代,不同诗人、文学家、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刘宾客文集》又名《刘梦得文集》、《中山集》,据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原本四十卷,宋初散佚了十卷。宋敏求搜集刘禹锡的遗文遗诗,辑为《外集》十卷。但《外集》所搜罗的作品中,无皮日休所见到的“回文、离合、双声、迭韵”等“杂体诗”,亦无赵明诚所见到的《唐殿中侍御史韦翃墓志》,目前所见到的三个宋刻本是:一是,清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1138)董莽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编次是先赋,次文,后诗,与《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本相合。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最完备的本子是《刘禹锡集》,是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朱征结一庐《剩余丛书》本为底本,又参以其他版本点校本。

猜你喜欢

  • 崇文总目

    六十六卷,北宋王尧臣等撰。王尧臣(1003-1058),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今属河南省)人,著名目录学家。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湖州。累擢权知制诰、翰林学士。宋夏战事起,历

  • 马端肃奏议

    十二卷。马文升撰。马文升(1426-1510),明河南钧州(今禹县)人。字负图,号三峰居士。景泰(1450-1457)进士。授御史,历任山西、湖广巡按,福建按察使。成化(1465-1487)初,巡抚陕

  • 邹县续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吴若灏纂修。吴若灏号之京,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光绪十七年(1891)任邹县知县。邹县自康熙五十四年(1715)知县娄一均重修后,又已一百七十余年未增修补续。吴若灏奉檄至邹县,适山东

  • 孝经集灵节略

    一卷。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文学家。著有《眉公秘籍》、《陈眉公全集》等,刻有《宝颜堂秘籍》六集,辑有《国朝名公诗选》。是本系就《孝经

  • 金华县志

    ①十卷。明胡颂纂修。胡颂,金华县人。《金华县志》万历二十六年(1598)刻本。此志分舆地、官政、人物、杂志四大类,惟以艺文析出,别立一类,为内外篇。又添立要害一目,均为卓识。纂修者姓氏一页,应改订于义

  • 史通通释

    二十卷,清浦起龙撰。浦起龙(1679-?),字二田,号三山伧父、江苏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史学家。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会试,45岁的浦起龙举进士,之后官授苏州府学教授,主讲于紫阳书院。乾隆十年

  • 志铭广例

    二卷。梁玉绳撰。梁玉绳,字曜北,浙江钱塘人。有《史记志疑》三十六卷等著作。本书系为补正王行、黄宗羲二人之书而作(黄氏曾著《金石要例》)。共录碑刻体式65例,书法23例。他在书中说,凡墓前立石,曰碑、曰

  • 权制

    八卷。陈澹然撰。澹然字静潭,安徽桐城人。据此书《序》知,其少孤失学,弱冠读《通鉴》,遂有志于中外方舆、政治之书。后来寓居金陵(今南京),专心研究天下山川形势,民俗政治,寻求济国济民之策。光绪十年(18

  • 丁氏音韵学丛书五种

    十四卷。清丁显撰。丁显,生卒年不详,字韵渔,别字西圃,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咸丰间举人。曾教授淮南研治经史,还留心实学,以期有用于世。对于疏导淮河、运河等民生国计,尤费苦心。年近六十,仍著书不倦。平生

  • 宣和书谱

    二十卷。不著撰人名字。宋徽宗赵佶(1082——1135)敕撰。《宣和书谱》记录宋徽宗时内府所藏诸帖,与《宣和画谱》作于同时。《宣和书潜》首卷收录晋、唐、梁、周历代诸帝王十二人书,其中尤以唐太宗、唐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