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

六十卷。明徐光启(1562-1633)撰。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县徐家汇(今属上海市)人,20岁时中秀才,36岁中举人。万厉三十二年(1604),43岁的徐光启又考中进士。崇祯五年(1632)徐光启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机要。崇祯六年(1633)徐光启又加任文渊阁大学士。同年,终于位上,谥文定。《明史·徐光启传》中说:“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正当徐光启在政治上能够有所作为的时候,他的生命连同他的政治生涯一同划上了句号。徐光启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较早地跟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学习天文、历法、数学、水利、测量等科学知识,并能够把所掌握的知识向国内介绍。他译著的《几何原本》及主持编译的《崇祯历书》都很有影响。在军事上,他曾亲自练兵,负责制造火器,指挥打退过后金的进攻,并留有军事著作。他对农业及水利的研究颇深,在这方面的成就也最高,著有《农遗杂疏》、《屯盐疏》、《种棉花法》、《甘薯疏》、《种竹图说》、《宜垦令》、《农辑》、《北耕录》、《农政全书》等,其中《农政全书》最为重要。《农政全书》分为十二目,即农本(叙述传统的重农理论)、田制(讲述利用土地的方式)、农事(谈论耕作及气象)、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介绍纤维作物)、种植(含种树及其它经济作物)、牧养、制造(指对农产品的加工)、荒政等。《农政全书》的主要部分是对前人农书及有关农业的文献的摘编。但作者并不是对这些资料只进行简单的收集整理,而是将它们精心剪裁,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许多地方作者还留下了旁注、夹注、评语等,将自己在农业、水利等方面研究的成果、译述、心得融入书中。全书结构体系完整,不仅体现出作者的农学思想、农艺知识水平,同时也反映出作者所处时代的农业发展水平。这部著作堪称是当时我国农业科学遗产的总结。徐光启死时,《农政全书》的编写工作并未完全完成。徐光启的遗稿,经陈子龙的整理,才最后写定。崇祯十二年(1639),由张国维、方岳贡等人刊行。陈子龙在整理过程中,大约对原稿内容删去百分之三十,增补百分之二十。陈子龙删稿的目的主要是去掉重复,尽管陈子龙做了大量工作,书中依然存在很多错乱。《农政全书》的原刻本称平露堂本,此后又有1837年贵州粮署刊行的贵州本,1843年由上海王寿康刊行的曙海楼本,1874年山东书局刊行的山东本,195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邹树文等校点的中华排印本等。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石声汉先生撰写的《农政全书校注》。

猜你喜欢

  • 乌鲁木齐事宜

    三册,不分卷,附塔伊喀事宜三册,不分卷。清达林、龙铎同撰。是书编辑于嘉庆元年(1796年)。《乌鲁木齐事宜》共分二十类:曰疆域、山川附、曰城池、曰官制、自满营马匹、曰满营军械、曰绿营马匹、曰绿营军械、

  • 传经堂法帖

    四卷。清宋思敬(生卒年不详)集摹,董其昌书。宋思敬,字俨若,号秋崖,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宋思敬自幼便与其兄宋思仁(1730-1807)嗜好书画,寻师问业,其中宋思敬尤其酷爱董文敏墨迹,收藏非常丰富。

  • 家则

    一卷 野志 一卷。明徐三重(详见《牖景录》条)撰。此书均为贻训子孙之语。家则为其所立规条,每条之后间引古人嘉言善行以证明之。其言酌乎古今之间,如丧礼不得用僧道,而得用纸钱、纸锭之类等。《野志》分十六篇

  • 平乐县志

    八卷,清黄大成纂修。黄大成,字集群,江南歙县(今安徽歙县)人。贡生,康熙四十八年(1709)任平乐知县。旧志修于康熙十年(1671)县令陈光龙。此志为康熙间县令黄大成踵前志而修。志成于康熙五十六年(1

  • 春秋举例

    一卷。清庄存与(详见《八卦观象解》)撰。存与有《春秋正辞》十一卷,《春秋举例》附在后面,与之相辅而行。该书共十条,编为一卷,依次为:《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春秋》辞繁而不杀者正也;一事而

  • 雅俗稽言

    四十卷。明张存绅撰。张存绅字叔行,号见其,华容(今湖北华容县)人。天启中由贡生官蒲圻县训导。是书有天启二年(1622年)吴炳序、孙谷引,天启三年(1623年)魏说、刘傅增订本序、刘秉铁序、孙谷又序,天

  • 吴郡丹青志

    一卷。明王稚登(1535-1612)撰。王稚登字伯谷。江阴(今江苏江阴县)人。少有文名,善书法。嘉靖末入太学,晚年招修国史,未行而卒。其诗文有《王伯谷全集》。此书排记当时吴郡画人。其中神品一人:沈周。

  • 粤海关志

    三十卷。清彭年撰。彭年,清内府镶黄旗人。道光十四年(1834)任粤海关监督。是书即于彭年在任时修,至道光十八年修成。是书首为凡例。卷一为皇朝训典,卷二至卷四为前代事实,卷五、卷六为口岸,卷七设官,卷八

  • 说文字原引

    一卷。清何其杰(生卒年不详)撰。其杰字俊卿,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何氏自序云,同治十三年(1874)从京师返里,发现已就外傅的长孙炳森不会使用《说文解字》,正如黎永椿所说“少读《说文》苦难寻检”,“因

  • 左传人名辨异

    三卷。清程廷祚(详见《大易择言》)撰。廷祚潜心经学,著有《大易择言》三十六卷,《春秋识小录》九卷。此书是《春秋识小录》之一(另两种是《春秋职官考略》三卷、《春秋地名辨异》三卷)。编首有廷祚自序。体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