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刘唐人诗集
八卷。清刘云份(生卒年不详)编纂。刘云份淮阴(今江苏淮阴县)人。此集为唐诗合集。共八卷。集前,有康熙四十二年(1703)李翰照序。据称刘云份曾有《十三唐人诗》,又辑为此本。此集专选唐代诗人中刘姓八家之诗。包括刘义、刘商、刘言史、刘得仁、刘驾、刘沧、刘兼、刘威,均为中、晚唐诗人。而刘公卿、刘禹锡虽为晚唐诗人之首,只因诗名太著,故不录其诗。集中编次仍依《十三唐人诗》之例。后与《十三唐人诗》合称为《中晚唐诗集》。有《四库全书》本。
八卷。清刘云份(生卒年不详)编纂。刘云份淮阴(今江苏淮阴县)人。此集为唐诗合集。共八卷。集前,有康熙四十二年(1703)李翰照序。据称刘云份曾有《十三唐人诗》,又辑为此本。此集专选唐代诗人中刘姓八家之诗。包括刘义、刘商、刘言史、刘得仁、刘驾、刘沧、刘兼、刘威,均为中、晚唐诗人。而刘公卿、刘禹锡虽为晚唐诗人之首,只因诗名太著,故不录其诗。集中编次仍依《十三唐人诗》之例。后与《十三唐人诗》合称为《中晚唐诗集》。有《四库全书》本。
二卷。清汪缙(生卒年不详)撰。汪缙,字大绅,吴县(今江苏)人。乾隆贡生,通古文,游刃百家。著作除此书外,另有《汪子文录》。先人以《易》解《道德经》者,已有数家。汪缙亦以《易》释经。以“易”为“道”。他
见《夏侯子新论》。
七十卷,卷首五卷。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奉高宗敕令撰修。乾隆五十一年末,台湾彰化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林爽文起义,这也是天地会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武装反清斗争,给了清朝统治阶级以极大的震动。本书的
四十卷。叶盛撰。叶盛(1420-1474),明代昆山(今属江苏)人,字与中,正统乙丑(1445)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土木之变后,协守北京有功,升都给事中,景泰二年(1451)擢山西右参政,天顺二年(1
见《百子全书》。
①十三卷。明吴道明修,杜璁等纂。吴道明,字行甫,号豫斋,元城人,官河南道监察御史,明隆庆六年(1572)来任庐州府知府。杜璁,本郡人,进士,官广东佥事。庐州府志,自明景泰间,始经纂辑,其后天顺间郡守朱
二十卷。明王永积(约1649年前后在世)撰。王永积,字稚实,一作崇岩,号蠡湖野史,江苏无锡人。生卒年不详。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员外郎。是集凡二十卷。其中文十四卷、诗六卷、末附诗余四
见《元包》。
二卷。廖平撰。有《尚书今文新义》一卷,详见“《尚书今文新义》条”。《今古学考》是廖平治经学的奠基之作。廖氏经学六变之初,始于《今古学考》,因此该书持论最为平正。全书大旨以《礼记·王制》一篇为根据,主《
一卷。无名氏撰。是书不主经传之说,也不从他本分章。只就有“子曰”及“故”字为断,无“子曰”及“故”字者则就有结证处为断。书共分二十二章,又分为四段。首章总提,引诗一证,为第一段。二三四五章即申念祖修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