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傅恭堂祭仪未定稿

傅恭堂祭仪未定稿

二卷。清潘德舆(1785-1839)撰。德舆,字四农,一字彦辅,江苏山阳(今江苏省今淮安县)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博学工文章,其学以克己有耻为归,尤喜治经术。客游京师时,名甚显,后主讲阜宁观海书院三年。道光十五年(1835)大挑一等、以知县发安徽,未赴而卒。生平著述数种,有《养一斋诗话》六卷,《养一斋札记》九卷,《养一斋集》十八卷,《淮语》一卷,《李杜诗话》三卷,《念石子》一卷,《说诗牙慧》十三卷。辑录成书,有《颐志斋集》。《傅恭堂祭仪未定稿》撰于丧次。上卷订正祭仪,下卷述所以订正之意。因古礼繁重难行,唐以来诸家祭仪,朱熹曾辑之,然书已佚,司马光亦有家仪,繁文缛节,亦非贫家能行。此皆非先生制定礼仪的本义。潘氏作是书,意在使贫富皆有所循,故斟酌古今礼仪,选宜行者录之,故于古礼有不尽遵者,如三虞卒哭,虽有朱子之说亦不从者,如忌日只设一位;有为习俗而竟革之者,如忌日生日;有祭虽不经复更而从经者,如清明、七月半、冬至、除夕之祭是;亦有独下己意而无所因袭者,如家庙之祭是。其礼之选定以简单易行,贫富皆宜为标准,将礼仪大众化、通俗化,可见其用心之良苦。《养一斋诗文集》刊行时,是书尚未删定,因而未能入集。光绪三十四年(1908)礼学馆下各省求礼书,于未刻稿本搜之尤力,丹徒陈庆年,始为之雠校刊行,使是书得以传世。

猜你喜欢

  • 朱注发明

    十九卷。清王掞撰。王掞号颛庵,江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太常王时敏之子,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是书无序,有钱之骏所作凡例,依次为《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以为统系次第应如此。王掞笃信朱子,就

  • 经略洪承畴奏对笔记

    二卷。清洪承畴撰。承畴字亨九,南安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官至蓟辽总督,入清后官大学士,经略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谥文襄。承畴虽负明恩,却有大功于清,开国宏规,多其手定,保全汉人生计

  • 朔州志

    十二卷。清汪嗣圣修,王霭纂。汪嗣圣,湖北江陵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雍正三年(1725)任朔州知州。王霭详见雍正《朔平府志》。志创修于明弘治年间州守李邦直,嘉靖、万历两朝皆有增修,惜版籍久已

  • 蔡忠蕙诗稿帖

    一卷。未著刻者姓名。蔡忠蕙,即蔡襄,“忠蕙”为其谥号。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宋天圣八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蔡襄工于书法,真、行、草、隶俱佳,是宋代著名四大书家

  • 襄垣县志

    八卷。民国严用琛、鲁宗藩修,王维新、连笃敬等纂。严用琛字南翘,湖北黄岗县人。民国七年(1918)任襄垣知县。鲁宗藩字丹阶,楚北荆门(今湖北荆门)人,民国十二年(1923)任襄垣知县。王维新字希文,总统

  • 沙州都督府图径

    一卷。不著撰人。此书前后残缺,仅存第三卷。不著人姓氏。据考证,书撰于唐代武则天证圣年,纂于李无亏为沙州刺史时,成于陈玄珪为沙州刺史时。李无亏唐证圣元年离职。此书巴黎国家图书馆藏残卷二卷,一始水渠讫歌谣

  • 孟邻堂文抄

    十六卷。清杨椿(约1675-1753)撰。杨椿字农先,江苏武进人。康熙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擢侍讲学士。乾隆间偕修《明鉴纲目》。生平著述颇富,皆散佚不传。其遗文十六卷,子孙两代均欲付梓,未果。《孟邻堂文

  • 针灸大全

    十卷。明杨继洲(1522-1620)撰。又名《针灸大成》。杨继洲名济时,三衢(今浙江衢县)人。出身于世医家庭,祖父曾任太医院太医。杨氏少年时攻举子业,屡厄于有司,遂转而承继家业,于嘉靖年任侍医,隆庆二

  • 全室外集

    九卷。《续集》一卷。明僧宗泐(1318-1391)撰。宗泐,字季潭,临海(今属浙江)人。洪武初,选拔修行高的和尚,宗泐居其首,命住天界寺。洪武十一年(1378),明太祖以佛书有遗佚,命其往西域求遗经,

  • 观化集

    一卷。明朱约佶(生卒年不详)撰。朱约佶,号云仙,又号弄丸山人,靖江王朱守谦之后裔,居于广西。撰有《观化集》一卷。书中所载之诗,都是论述内丹之旨。篇首有三图,也是内养之法。原序称朱约佶得僧古光之传,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