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伤寒论集注 附本义

伤寒论集注 附本义

伤寒论集注》六卷,《本义》一卷。清张志聪(详见《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撰。张氏自称于仲景书致力最久,历经十二寒暑,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撰成此书。后又历经数年,虑有未尽之意,复聚同学及门人参正讲求,加以订正,主要由门人高世栻重予编撰补订成书,故卷首署高世栻纂集。此书卷一、卷二为太阳脉证篇;卷三为辨阳明、少阳病脉证篇;卷四为辨太阴、少阴、厥阴病脉证篇;卷五为辨霍乱病脉证、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辨痉湿暍病脉证、辨可不可下、汗、吐病脉证;卷六为辨脉法、平脉法。张氏对《伤寒论》颇有研究,认为《伤寒论》虽是论述外感之书,但若能懂得它的理法,掌握主要的辨证关系,则一切疾病的症结,都不难迎刃而解。主张研究《伤寒论》应从五运六气入手,方能得其大义等等。此书即汇集了张氏的研究心得,同时又撷取前贤注疏,将《伤寒论》中内容相似条文汇为一节,概括注论,纲目清晰,便于后人掌握。对前人注疏未当者亦加以批评。如谓成无己旧注中以风伤卫、伤寒营脉缓为中风、脉紧为伤寒、无汗宜麻黄汤、中风、恶风有汗宜桂枝汤为说皆未当。此书对后世医家影响较为深远。此书后附《本义》一卷。有平远楼刻本,同治九年(1870)内邑公局刊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校经山房印本。

猜你喜欢

  • 史料丛编

    初二集。伪库籍整理处辑。辛亥革命结束了清代历史,清王朝内阁大库档案也多流失于个人之手,罗振玉曾获大量残档,并据以编辑《史料丛刊初编》。罗振玉晚年退居旅顺,又约日本人松崎鹤雄与其子罗福颐,整理尚存余之残

  • 乐府原

    十五卷。明徐献忠(1493-1569)撰。徐献忠字伯臣,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四年(1525)中举。本书选取汉、魏、六朝乐府古题,各为考证,并录原文而释其义。但所见肤浅,而又索解太过穿凿。如:杜氏

  • 古音表

    二卷。《音学五书》之五,清顾炎武撰。是书以表格形式析古音为十部:一东冬钟江;二脂之微齐佳皆灰咍(又支半、尤半;去声祭泰废;入声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黠鎋屑薛职德、又屋半、麦半、昔半);三鱼虞模侯(又麻半;

  • 四书会要录

    二十八卷。清黄瑞编纂。黄瑞字辑五,江苏上元(今江苏江宁)人。是书首有车鼎晋、谈仕麟序,以及黄瑞自序与凡例。大旨宗朱注,旁及《朱子语类》、《四书大全》。《朱子语类》、《四书大全》与朱注不合者,则从朱注;

  • 郑氏丧服变除

    一卷。汉郑玄(详见《周易注》)撰,清马国翰辑。是编如父为长子,不徒跣,不歠粥,与戴德《丧服变除》相合。臣为君,不笄纚,不徒跣,与戴称笄纚不同。妻为夫妾为君,不徒跣,不极上衽,与戴称扱上衽异。子为父斩极

  • 论语顾氏注

    一卷。南齐顾欢(419-483)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欢字景怡,一字元平,吴郡盐官(今浙江海宁境内)人。道教思想家。好黄老学,通阴阳书,著有《夷夏论》、《三名论》。其作《论语注》,史志《释文·叙录》皆

  • 榕村集

    四十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作者生平详见《周易通论》(辞条)。是集为乾隆元年(1736年)其孙李清植所校刊,其门人李绂为序。惟诗下注自选字,则余皆清植排纂。凡《观澜录》一卷,《经书笔记》

  • 廿二史札记

    三十卷。清赵翼撰。赵翼(1727-1814),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时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广西镇安知府、贵西兵备道等职。后来辞官归里,并在定安书院讲学。五十二年李诗尧

  • 养志居仅存稿经说

    八卷,经遗说一卷。清陈宗起(1798-1832)撰。宗起字敬庭,号叔度,江苏丹徒(今镇江)人,道光五年拔贡生,卒年仅三十五岁。除本书外,还著有《养志居文集》。本书兼采汉宋之说,没有门户之见,时或著明自

  • 毛诗通义

    六卷。清胡文英(详见《诗经逢原》)撰。此书凡六卷,不释全经,亦不录经文,凡有所得,则分别条录之。据书首自序云:“余前辑《诗经逢原》、《诗经补遗》,而意有未尽,复为《毛诗通义》。”知此书是在《诗经逢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