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方元音

五方元音

二卷。清初樊腾凤撰。樊氏字凌虚,尧山(今河北唐山县)人。《唐山县志》谓樊氏“嗜学,不屑时艺,精易数,占休咎验如桴鼓。时当明季,四海鼎沸,凤夙有拨乱反正志,然静验己运,难以有为,遂闭户潜修,留心韵学”,“《元音》外所著犹有他书,惜后人力微,俱归散佚”。《五方元音》由樊氏同邑太学生魏大来参订。据赵荫棠考证书成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至康熙十二年(1673年)之间。这部书是删并兰茂的《韵略易通》而成,它将韵部并为十二,并且用天地动物名称作为标目,所分十二韵部是:一天、二人、三龙、四羊、五牛、六獒、七虎、八驼、九蛇、十马、十一豺、十二地。这个系统是将《韵略易通》的“山寒”、“端桓”、“先全”合为“天”韵,大约读〔an〕。“真文”改称“人”韵,大约读〔en〕。收〔-m〕尾的“侵寻”“缄咸”“廉纤”韵字也分别归入“天”、“人”韵。“江阳”改称“羊”韵,大约读〔ag〕。“东洪”“庚晴”合为“龙”韵,大约读〔ug〕和〔eg〕。“幽楼”改为“牛”韵,大约读〔ou〕。“萧豪”改为“獒”韵,大约读〔au〕。“呼模”改为“虎”韵,大约读〔u〕。“戈何”为“驼”,读〔o〕。“遮蛇”为“蛇”,读〔ε〕。“家麻”为“马”,读〔a〕。“皆来”为“豺”,读〔ai〕。“支辞”、“西微”、“居鱼”合为“地”韵,读〔i〕、〔y〕、〔ei〕、〔〕、〔〕。樊氏说:“一元有十二会,一运有十二世,一岁有十二月,一月有十二时,日月一年有十二会,黄钟一年有十二律,韵亦十二,出于自然,增之不可,减之不可,谓非天地之元音亦不可。”他认为十二韵应十二律,声气自然,循环无端,合理数相通之义。这完全是一种附会。为了凑成十二之数,他居然把“西微”、“居鱼”合为一韵,使一个韵部包括五个韵母,这是很不合理的。但“东洪”与“庚青”相并,“先全”与“山寒”相并,收〔-m〕尾各韵并入收〔-n〕尾各韵等则反映了语音的发展变化。《五方元音》把声母并为二十个:梆p、匏p’、木m、风f;斗t、土t‘、鸟n、雷l;竹t、虫t、石、日;剪ts、鹊ts‘、丝s、云j;金k、桥k‘、火x、蛙o。兰茂书中的“无”母尚读〔v〕,这个音清初已变为零声母。按理“无”“一”相并,应有十九个声母,但樊氏为凑足二十之数,遂把兰氏的“一”母分为“云”“蛙”两母,实际上只有十九母。《五方元音》保留入声和入声韵。声调分上平(阴平)、下平(阳平)、上、去、入五类。入声韵改配阴声韵,虎、驼、蛇、马、豺、地六个阴声韵配入声,故入声韵亦有六部。入声韵改配阴声,说明入声韵尾已经脱落,可能仅保留促调。樊氏在所分十二韵之前各附一个韵图,概括各韵部所列音切。内容与韵书完全相合。一图之内,横列二十声母,纵分四个部分,分列四呼。一呼之内,再分列阴平、阳平、上、去、入五个声调。韵图所列的字,就是韵书中各小韵的首字。这些韵图是韵书列字的纲领。樊氏原本今已不易见到,流传较广的是年希尧的修订本。年氏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将樊书加以修订,“增者什之五,删者十之一,仍其名曰《五方元音》”(年氏自序)。年氏的改订主要是加字增注,语音系统基本未变。年氏改订本《五方元音》有同治五年(1866年)五云楼刊本、文玉堂刊本、光绪九年(1883年)校经山房刊本、光绪十年(1884年)重刊本、上海广益本等。另有清赵培梓改订本《剔弊广增分韵五方元音》。

猜你喜欢

  • 尚书精义

    五十卷。宋黄伦(生卒年不详)撰。伦字彝卿,福州闽县(今福建闽侯)人,进士及第,授左承务郎。该书遍取前人《尚书》说解,依经文胪列,若有异同,则诸说并存,不加论断。每条首列张九成之说,似本九成《尚书详说》

  • 飞凫语略

    一卷。明沈德符(1578-1642)撰。沈德符,字景倩,又字虎臣,又字景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万历举人。其祖父、父亲皆以进士在京城为官,因此沈德符自幼得以习闻故事。中年以后南还故里。仿《集古录》体

  • 侍卫琐言

    一卷,琐言补一卷。清宗室奕赓撰。奕赓,号鹤侣,和硕庄襄亲王绵课子。道光时官至三等侍卫。此书是其承差六年的产物,撰成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书末自署为“天下第一废物东西”。作者在该书中记载了紫禁

  • 山海经广注

    十八卷。清吴任臣(详见《十国春秋》)撰。此书是《山海经》的又一注本,较之晋郭璞《山海经》注本,在名物、山川、道里、训诂等方面有所订正,但引据繁琐,枝蔓臃肿,不甚可取。有《四库全书》浙江巡抚采进本。

  • 四书大成直讲

    二十卷。清李锡书(详见《四书臆说》)撰。是书乃李锡书晚年所作。认为前儒言孔子集群圣之大成,朱子集群儒之大成,四书乃圣人之大成,集注章句乃朱子之大成。故是书以“大成”为名。首载朱子年谱,尊朱注,不载朱子

  • 丁氏金史外国传地理考证

    一卷。丁谦(生平详见《丁氏辽史各外国地理考证》)撰。他在书中说:《金史·外国传》仅载夏、高丽二国,殊嫌漏略。稽之《元史》、《元秘史》及西域史等书,知当时西北部落甚多……兹特补列十五国于后,以备参证。今

  • 鸣道集说

    一卷。金李纯甫(1185-约1231,一说1177-1223)撰。李纯甫字之纯,自号屏山居士,弘州襄阴(今河北阳原)人。承安二年(1197)经义进士。前后三入翰林,仕至尚书右司都事。李纯甫初业词赋,后

  • 洛学编

    四卷。清汤斌(1627-1687)撰。汤斌字孔伯,号潜庵。睢州(今河南睢县)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师事孙奇逢,学术思想渊源于王守仁的心学,后由王学转向程朱理学。著述颇多,除本书外

  • 燕丹子

    三卷。作者不详。内容是记述燕太子丹派荆柯行刺秦始皇的故事,与《史记·刺客列传》所记大同小异。此书不见于《汉书·艺文志》,至《隋书·经籍志》始载入小说家。书中的故事在东汉时应邵的《风俗通》、王充的《论衡

  • 静居集

    四卷。明张羽(1333-1385)撰。张羽,字来仪,以字行,更字附凤。本浔阳(今江西九江)人,侨居浙江吴兴。元末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再徙于吴。洪武六年(1373),征起,廷对称者,授太常寺司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