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妙集
八卷。本书为金段克己(1196-1254)、段成己(1199-1279)兄弟诗集。段克己字复之,号遁庵。稷山(今山西)人。生卒年不详。金末曾举进士,入元不仕。段成己字诚之,号菊轩。正大间进士,授宜阳主簿,元初起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兄弟皆以节终。克己、成己均早以文章擅名,金尚书赵秉文曾称之曰“二妙”,即本书题名之由来。泰定间,克己之孙辅,官吏部侍郎,以此合集示吴澄,始序而传之。朱彝尊《曝书序书目》在《二妙集》下题作段镛、段铎撰。据考,虞集所作《段氏世德碑》载,段镛、段铎是克己、成己的五世祖;段铎官至防御使,未曾有集行世。《曝书序书目》所注不成立。本书共诗六卷,乐府二卷。其诗骨力坚劲,意致苍凉。诗人正值故都倾覆之际,怅怀今昔,忧叹之情油然而生。吴澄在本书序中称:“其有感于兴亡之会,故陶之达、杜之忧,其诗兼而有之。”元人房祺所编《河汾诸老诗集》所收皆金之遗民而从元好问游者,克己、成己兄弟亦在其列。而元好问所编《中州集》(被后人视为研究金代诗歌的主要资料),几乎收尽了金一代作者,却独无克己、成己之诗。原因在于,元好问编《中州集》时,是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方遭离乱,好问留滞聊城,仅据商衡《百家诗略》及所记忆者录之,想必未得二人之作。好问在序中还称,嗣有所得,当以甲乙次第之,非削而不录。《河汾诸老诗集》所载还有克己《楸花诗》一首、成己《苏氏承颜堂》等诗七首;而本书皆未收进,疑为撰著者自行删削。此外,本书所收成己《冬夜无寐》一首、《中秋》二首、《云中暮雨》一首,《河汾诸老诗集》均题作克己作。因本书出自段氏家藏,编次必无舛错,当属房祺误署。此书有四库本,《九金人集》等版本。后者尚附有《逸文》一卷。
十二卷。明万士和(生卒年不详)编。万士和字思节。宜兴(今属江苏)人。嘉靖辛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人陈献章论诗,曾有“法与理俱妙”之语。本书成帙前,唐顺之取其义而选汉、魏至明之诗为《二妙集》。万士和曾受业于唐顺之,因摘其中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二体,又增收唐顺之七言律诗一卷,而成本书十二卷。书中,唐取杜甫、王维、刘长卿、韦应物、王建、张籍、吕岩七人;宋取王安石、黄庭坚、邵伯温、朱熹四人;元取刘因一人;明取庄、王守仁二人。唐顺之长于古文,至于诗道则全然不解,持论以谈理为宗,尤不可与口舌争。万士和序中亦称,集成而世无好者,则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矣。此书收入《四库全书》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