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书传疑纂

书传疑纂

八卷。清戴钧衡撰。本书没有序例,对于蔡沈的《书集传》以及与之相左的诸家之说,戴氏感到疑而未安的,则援引他说以证之,有些地方则直陈己见,以求其是,补《书传补商》之不足。比如其中解说“肇十有二州”,认为分九州为十二州,并不是从舜开始的,戴氏曰:“肇者,正也,非始之谓,所以正其经界也。当尧之时,天下盖已十二州,州各有牧,故曰十二牧。其故或因疆域之广,非一牧所能理,遂于一州而立二牧,或三牧焉。牧既十二,而州之称遂因之,实则未尝改也。禹仍治此十二州之水,而揭九州之名,乃其成功作《贡》,仍止于九。而《益稷》篇犹言州十有二师,可以互证。”戴氏此说甚是。本书其他各处,间有新说。然戴氏为治宋学者,又深信伪《古文尚书》,且喜征引之。不信《孔传》,又谓其有可取之处。戴钧衡治经虽不尽为宋儒之学,但有时为了能自圆其说,不惜抹煞经传,而强为之说,则宋学之通病矣。本书今存世者为原稿本。

猜你喜欢

  • 五曹算经

    五卷。佚名撰。《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五曹算经》五卷甄鸾撰”。当代中算史家钱宝琮根据该书内容认为“甄鸾是西魏、北周时人,搜集了当时与州县行政有关的算术问题,编成这五卷书是无可怀疑的。”(《算经十书

  • 岣嵝韵笺

    五卷。清旷敏本撰。敏本衡阳(今湖南衡阳县)人,以所居近衡山,而衡山古岣嵝山也,故自名岣嵝主。所著尚有《岣嵝杂著》、《岣嵝韵语》等,汇为《岣嵝丛书》。是书首载《论例》、《转例》,次依今韵部目分隶韵字,依

  • 群经义证

    八卷。清武亿(详见《经读考异》)撰。本书包括《论语》一卷、《孟子》一卷、《诗》一卷、《书》一卷、《春秋左氏传》三卷、《公》、《穀》一卷。王先谦《经解续编》本把《书》排为第一,把《论语》、《孟子》列在《

  • 唐乐曲谱

    一卷。宋高似孙撰。似孙字续古,淳熙进士,历官校书郎、知州,著有《子略》、《纬略》、《砚笺》等。此书内容为唐太宗、高宗、代宗、德宗、文宗、武宗等朝所制乐曲。列出名目,并注明制作始末。其内容与郑樵《通志》

  • 书经问答

    八卷。清胡嗣运撰。胡嗣运字鹏南,安徽绩溪人,副贡生。此书设为问答,对于《尚书》要义,颇有所阐发。比如胡嗣运认为“四岳”是一个人,并举“三老”也是一个人为例证。《尚书》中的“四罪”,不是《左传》中的“四

  • 丁漕指掌

    十卷。清王大经撰。王大经,字晓莲,浙江平湖县人。举人。官至江苏红安粮道,湖北按察使布政使。是书前有清湖北巡抚潘霨序和王大经自序。从序中可考知:初写是书者为林之望,王大经接着写成,而又更定体例最后刊行者

  • 集钟鼎古文韵选

    五卷。明释道泰(生卒年不详)撰。道泰字来峰,泰州(今属江苏)人。此书分韵集钟鼎古文。秦权、汉鉴与三代之文并载之,所收颇杂,殊乖条贯。而且连《滕公石椁铭》之类的伪迹也收集在内;钩摹全非其本状,大都失真。

  • 同文千字文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卷首有天启(1621-1627)中田艺蘅序。中分“好爵自縻”以上为上卷,“都邑华夏”以下为下卷。每字先列楷体,注以音义,次以篆隶草诸体附之。更于篆体以下说解字形。从田序可知,是书作

  • 毛诗奇句韵考

    一卷。清牟应震撰。此书成于《毛诗古韵》之后。《古韵》之作始于乾隆十二年(1747),成于乾隆十六年(1751)。本书始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六月,成于同年七月,历时一个半月。书前有序,以为《诗经》

  • 忠愍公诗集

    三卷。宋寇准(961-1023)撰。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北宋大臣、政治家。太平兴国进士。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任宰相。寇准参决政事,正直敢言,为太宗所信重,尝以魏征相比。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