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正易因

九正易因

无卷数。明李贽(1527-1602)撰。贽本名载贽,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福建晋江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官至姚安府知府,师从王艮之子王襞,为学颇反传统,反对以孔子之是非定是非,被当局诬为妖言犯法而遭逮问,遂自杀。事迹附见《明史·耿定向传》。此书乃李氏寄居白门焦竑之精舍,为方时化讲论《周易》,汪本钶从旁记录而成。初名《易因》,凡九易其稿,遂以“九正”名书。该书每卦先列经文,次以己意总论卦象,又附录诸儒之说于每卦之后。只有六十四卦,《文言》《系辞》等传都未论及。经文移《大象》于《小象》之后。朱彝尊《经义考》载此书四卷,并有原《自序》。其序云:“《易因》一书,予既老复游白门而作也。……更两年,而《易因》之旧者存不能一、二,改者且至七、八矣。侍御曰:乐必九奏而后备,丹必九转而后成,《易》必九正而后定,宜仍旧《易因》而加‘九正’二字。予喜而受之,遂定其名曰《九正易因》也。”《四库总目》据江苏周厚堉家藏本著录存目。今北京大学藏《易因》二卷,明陈邦泰刻本,恐为初本;辽宁图书馆藏《九正易因》不分卷,明毛氏汲古阁刻本,应为定本。

猜你喜欢

  • 历朝闺雅

    十二卷。清揆叙奉敕纂。揆叙(1675-1717),字恺功,纳兰氏,正黄旗满洲人,大学士、康熙朝宰相纳兰明珠之子,诗人纳兰性德之弟,女诗人纳兰氏之兄。康熙三十五年(1696),由二等侍卫特授翰林院侍读,

  • 水田居士文集

    五卷。清贺怡孙(生卒年不详)撰。贺怡孙字子翼,永新(今属江西)人。明末诸生。曾与陈宏绪、徐士溥、曾尧臣等在豫章(今南昌市)结社,明亡后归隐乡里。康熙十八年(1679)为避举荐,削发缁衣,逃入深山,读书

  • 王阮亭行述

    一卷。清王启涑、王启汸、王启所述。启涑等三人俱为王士祯(即阮亭、详见《渔洋山人自撰年谱》)之子,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系蓝印,当是士祯初卒之时,以讣同人所用。惠栋注补士祯自撰年谱,未见此书。故书中所

  • 焦氏类林

    八卷。明焦竑(详见《支谈》条)撰。此书为轶事小说类书,体例仿《世说新语》。焦竑好友在为此书作的序中说:“吾友焦弱侯氏,具绝世资,于书无所不读,乃先得我心。披览之余,自羲轩以及胜国,凡言之可以企踵《世说

  • 张迩可集

    四卷。清张远(约1692前后在世)撰。张远,字迩可,浙江萧山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中由贡生官缙云县教谕。著有《杜诗荟粹》二十四卷。本集有《云峤集》一卷、《蕉园集》一卷、《梅庄集》二卷。《梅庄集》兼载诗文

  • 海涯集

    十卷。明顾磐(约1526年前后在世)撰。顾磐,字子安,南直隶通州(今江苏南通)人。正德八年(1513)举人。著有《海涯集》。是集凡十卷,诗四卷,文六卷。而以诗余附于诗后。其集诸文大致以流利为主,不为诘

  • 天柱县志

    ①二卷,清王复宗纂修。王复宗,字元一,贵州安顺府普安州人,康熙八年(1669)举人,九年(1670)进士,二十一年(1682)任天柱知县。《天柱县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全书上下两卷,上卷分

  • 濂关三书

    无卷数。清王植(详见《四书参注》)撰。该书取《太极图说》、《通书》、《西铭》三书,将朱熹之注列于前,采诸家之说附于后,亦时时参以己意。王植于宋五子书皆有注,因《皇极经世书》、《正蒙》二书注者较少,故王

  • 旴江集

    三十七卷。《年谱》一卷。《外集》三卷。宋李觏(1009-1059)撰。李觏,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皇祐初(1060),因其俊辩能文,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升直讲。嘉祐中(1060),

  • 济生拔粹

    见《济生拔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