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考古记
民国色伽兰(V,Segalcn)撰。色伽兰,法国人。民国三年(1914),法国教育部、考古学院遣色伽兰等人测量扬子江上流水道,并考察四川省内古物。此编为其考察的第一份报告书。书分四章,为中国古代石刻、崖基、四川古代佛教艺术、渭水诸陵。自沙畹考察中国北方古物之后,中国传统艺术与印度输入艺术的判别始为明显。考古队在四川,发现中国汉代的碑阙崖墓,印度输入周、隋、唐、宋代的佛龛造像,还发现参合两种艺术的梁代作品。诸作品多无文字,所以大半不见志乘著录。崖墓尤甚。《四川通志》仅着录两处:一是卷四十五,昭化鲍三娘墓,一是卷六十,引隶释所志彭山张氏墓。此次考古队发现类似崖墓不少,使不寄托文字表现的艺术作品传播于世。世人方知汉代作品不仅有山东孝堂山石室及武氏祠堂的雕文刻画,四川也有不少。其搜剔幽隐之功非小。考杜光庭《录异记》卷六,陵州阳山焰阳洞条,载唐乾德三年(965)发现石洞,深三丈九尺,有三重门,镌凿精巧。第三重门内,南畔石房阔七尺四寸,高四尺八寸,深四尺二寸;北畔石房,深四尺二寸,阔七尺三寸,高五尺,房内有石床一张,西北畔有石床,石龟等,则崖墓类。唐代陵州即今仁寿,则沱江流域也有崖墓,非嘉陵江、岷江流域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