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丧礼备要

丧礼备要

不分卷。朝鲜申义庆撰。申义庆始末未详,仅知其学出于金沙溪,尝为书堂教师。是书前有光海君十二年庚申金长生序及仁祖二十六年戊子其子集序,集序云:“右申公义庆所纂述,先君子修润而弁之者,行于世有年。惜其书早出,间或添删有未尽者,先君子尝以是病之,仍不住修改,盖其所追录,视旧殆十二三”。则是编盖义庆所著,而经沙溪金长生为之反覆详订,重加增损。至仁祖二十六年戊子,沙溪子《独慎斋金集》,始以付剞劂。其书不分卷,都为一册,大旨以冠昏丧祭四礼,通乎吉凶之需,为有家日用之礼。惟礼之为用,易行于平闲吉常之时,而多失于急遽凶变之际,苟非素所讲习,实难合宜而应节,故丧祭之礼在四礼之中为尤重且切。是编祖述《文公家礼》博考经籍,参酌古今诸家之说,添补时俗日用之制,自初丧至葬祭,一切仪式靡不备述。而以祠堂、神主、衣衾、衰经及五服、丧具、发靷、成坟、立碑,受吊、陈馔等图说附之卷首。今考其书,大抵以《文公家礼》为主,而于其间多所损益,可补者补之,如初终、楔齿、缀足、易服用涂衣袭有冒及设冰小敛后经带之类;可改者改之。如孝子出入时所服墨衰,既非古制又非国俗,故代以方笠及生布直领;可移者移之,如迁主复寝,移于吉祭后;此外如吉祭之所以补其缺,改葬之所以备其变,凡《仪礼》《家礼》,今制国制,有相异同者皆反复详订,以资参考。然其虽折衷众说,未必悉合古制,又祠堂之仪,四时之祭以及墓祭忌祭之类皆非丧礼,为曼衍及之,未免有乖体例。然概言之,是书之规模条例,巨细不遗,足以成一家之言。是书有奎章阁藏印本。

猜你喜欢

  • 文温州集

    十二卷。明文林(1445-1499)撰。文林,字宗儒,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成化八年(1472)进士,历迁太仆寺丞。著有《文温州集》、《瑯琊漫钞》。文林曾官温州府知府,因此以温州名其集。文林为文徵明之

  • 广事类赋

    四十卷。清华希闵(生卒年不详)撰。华希闵字豫原,无锡人。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华希闵在校刻吴淑的《事类赋》的时候、发现此书有许多遗漏的内容,于是在《事类赋》的基础上,增加补充编为此书,附刻于其后。共二十七

  • 李氏类纂

    五十卷。清李绳远(见《姓氏谱》)撰。此书为抄录诸家类书而成。不似著述,约为抄录自用。

  • 介休县志

    ①十四卷。清王谋文纂修。王谋文字逵溪,浙江绍兴县人,出身贡生,乾隆三十三年(1768)任介休县知县。按介志修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知县史莲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知县王植重修,前者约而简,

  • 唐韵辑本

    二卷,唐孙愐撰,清黄奭辑。孙愐生平见“唐韵”。黄氏所辑虽不丰,然与《唐韵》残卷比照分析,颇有助于了解《唐韵》梗概也。是编刊入《汉学堂丛书》,有清道光中甘泉黄氏刊光绪中印本。

  • 别本罗念庵集

    十三卷。明罗洪先(1504-1564)撰。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后召拜春坊左赞善。罗洪先为文,初效李梦阳,晚乃自成一家。著有《冬游记》一卷。

  • 谐声补逸

    十四卷。清宋保(生卒年不详)撰。宋保字定之,号小城,高邮(今属江苏)人。廪贡生,尝师事王念孙,好声音训诂之学。宋氏以为徐本《说文》多失六书谐声之旨,特撰是编以补其不备。是编一依《说文》次第为十四卷,篆

  • 韵语阳秋

    二十卷。宋葛立方(详见《归愚集》)撰。是书应名为“韵语春秋”,葛立方从晋人之俗,避“春”讳,改为“阳”字,虽无所谓,但令人费解。是书杂评诸家之诗,但不甚论及句法格律之工拙得失,多论立意、旨趣之是非。其

  • 礼经笺

    十七卷。清王闿运(详见《周易说》)撰。是书《丧服》第十一行王氏笺下,有“代丰学”三字,因此,“笺曰”外往往有“学曰”,大概是其子说。此书前后没有序和跋。本书有时能够恰当地辨驳郑说。认为《士昏》席于北方

  • 事词类奇

    三十卷。明徐常吉(生卒年不详)撰。徐常吉字士彰。万历十一年进士。官浙江按察司佥事。本书分二十四类。次序为先经、后子史,以及仙释之类。分门辑事,以类选词。每条之下的注释,为吴人陆伯元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