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南纪事

东南纪事

十二卷,《西南纪事》十二卷。清邵廷采(1648-1711)撰。邵廷采,字元斯,又字念鲁,浙江余姚人,清初学者。廷采曾主持姚江书院,好向明末遗老访问明亡故事。曾向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黄宗羲学习《易纬》乾坤度算之学,并询问明末逸事,受其《海外录》、《行朝录》,颇具怀念故明的遗民思想,遂作《东南纪事》。又曾向从海外归来的张五皋询访,谈论南明故事,合以冯苏《见闻随笔》,作《西南纪事》。据姚名达所辑《邵念鲁年谱》云,念鲁著《东南纪事》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至三十七年(1698年),著《西南纪事》则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此外,邵廷采还著有《思复堂集》,纂有《姚江书院志》。《东南纪事》叙述南明鲁王、唐王及其诸臣事迹,《西南纪事》记桂王及其朝臣等事,均用传记体,每卷或记一人,或纪十余人,事迹详略不等。《东南纪事》及《西南纪事》记南明唐、鲁、桂藩抗清事迹,于鲁藩之事记述特详,记张煌言、张名振、万元吉、郑芝龙、郑成功、金声、黄道周诸人,辞尚体要,颇可依据。尤详于绍兴抗清义师事,足资考证。而记桂藩则不免疏略为憾,所记从亡之臣,为数仅十余人,志士如吴振毓、丁楚魁,阉党如马吉翔等皆末列入。盖因当时道远传闻间未周致之故。《东南纪事》、《西南纪事》著于康熙间,二百年来,仅有抄本流传,至光绪十年(1884年)邵武徐幹始刊行于世。据其题跋称,当初邵廷采所作原书,成而未刻。而吴德旋《初月楼续闻见录》称:“二书皆未成,或曰,既成而毁之也。”书中各传时有仅存姓名而阙失具体内容的。《东南纪事十二卷西南纪事十二卷》原为合卷书,有光绪十年(1884年)《邵武徐氏丛书》刻本。又有《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均以分列。

猜你喜欢

  • 中庸说

    一卷。刘师培(1884-1919)撰。师培字申叔,江苏仪征(今江苏仪征)人。著有《春秋左氏传例略》、《礼经旧说考略》、《周书补正》、《逸礼考》、《太誓答问驳义》等。是书大旨据《春秋左氏传》以证《中庸》

  • 增修万县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王玉鲸、张琴修,范泰衡纂。王玉鲸,曾任万县知县。张琴,曾任万县知县。范泰衡字宗山,隆昌人,举人。万县志创修于乾隆初县令刘乃大,道光间丁凤泉、咸丰间冯卓怀先后增修,然均讫未成书。自王玉

  • 二程节录四卷、文集钞一卷、附录一卷

    明高攀龙(详见《周易易简说》)编。该书系取二程语录择其精粹编成,分辨性、论学、治事、释经诸类,每类各为一卷,末载《文集钞》及《附录》各一卷。前有康熙四十二年陆楣序,称攀龙官行人时编是书,其手抄本藏于同

  • 王荆文公集注

    八卷。清沈钦韩(1775-1831)注。沈钦韩,字文起,号小宛。原籍浙江吴兴,居于苏州木渎。清史学家,文学家。嘉庆举人,授安徽宁国府训导。精史地之学,长训诂考证,也善诗文。著有《两汉书疏证》、《水经注

  • 丁戊笔记

    二卷。清陈宗起撰。陈宗起生平事迹详见《周礼车服志》。此书主要考订经史地理典籍及杂事、音韵、训诂等。所考皆有依据,实事求是,不杂浮语。以《战国策》为蒯通所撰,可备一家之说。《汉书·食货志》“天下大氐无虑

  • 甲申纪变录

    一卷。明末清初人钱邦芑(生卒年月未详)辑。钱邦芑字开少,江苏丹徒人。明诸生,隆武时授御史,永历帝立,以原官巡抚四川。钱邦芑力主与大西联合抗清,为马吉祥辈所抑,郁郁不得志。永历入缅,钱邦芑走闽粤为僧,号

  • 说唐薛家府传

    见《说唐演义后传》。

  • 咸丰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附图一卷,清张梓修,张光杰纂。张梓,陕西宜川人,附贡,官咸丰知县。张光杰,字俊甫,本县人,岁贡,候选训导。邑向无志,明天顺时施州童昶撰《大田所志》,经兵燹无存。同治二年(1863)张梓

  • 格物问答

    三卷。清毛先舒(详见《声韵丛说》)撰。是编为《思古堂全集》十四种书之一。格,来也;物,犹事也,即善物之意。毛先舒服膺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程颐、朱熹等人的“知先行

  •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见《备急千金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