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官僚割据
隋末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隋朝的反动统治。隋亡前夕,为抢夺农民胜利果实,一些隋朝官僚、地主豪强乘机起兵,各霸一方,称王称帝,出现了官僚割据的局面。主要割据者有: (1)隋虎贲郎将罗艺,据涿郡(今北京)、柳城(今辽宁朝阳)、怀远(今辽河西岸)等地,自称幽州总管。(2)隋朔方鹰扬郎将梁师都,据朔方(今陕西横山西白城子)、雕阴(今陕西绥德)、弘化(今陕西庆阳)、延安(今陕西延安)等郡,自称皇帝,国号梁,年号永隆。突厥封其为“解事天子”。(3)隋马邑鹰扬校尉刘武周,据马邑(今山西朔县)、雁门(今山西代县)、楼烦(今山西静乐)、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等郡, 自称皇帝,年号天兴。突厥封其为“定杨可汗”。(4)隋金城府校尉薛举,据金城(今甘肃兰州)、陇西(今甘肃陇西)等郡,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后称帝,迁都天水(今甘肃天水)。(5)隋武威郡鹰扬府司马李轨,据武威、张掖、敦煌、西平(今青海乐都)、枹罕(今甘肃临夏东)等河西五郡,自称大凉皇帝,年号安乐。(6)隋室姻戚、太原留守李渊,据关中,国号唐,年号武德,都长安(今陕西西安)。(7)南梁皇室后裔、隋室姻戚、罗川(今湖南淮阴东北)县令肖铣为岳州(今湖南岳阳)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拥立为帝,据长江中游地区,国号梁,年号鸣凤(一作凤鸣),定都巴陵(今湖南岳阳),后迁至江陵(今湖北江陵)。(8)隋吴兴郡守沈法兴,据吴兴(今江苏苏州)、余杭(今浙江杭州)、毗陵(今江苏常州)、丹阳(今江苏南京)等十余郡,自称江南道大总管,后向隋越王杨侗称臣,不久又称梁王,年号延康。隋朝势力则龟缩于江都(今江苏扬州)、洛阳两地,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后,江都、洛阳相继发生兵变,又出现了两个割据政权: (1)隋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缢杀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率军北上。至魏县(今河北大名东),又毒杀杨浩, 自立为帝,国号许,年号天寿,定都魏县。据魏县至聊城(今山东聊城东北)之间的狭小地区。(2)隋将王世充在洛阳发动政变,废隋皇泰帝杨侗,自称皇帝,国号郑, 年号开明,据洛阳附近狭小地区。以上各割据政权互相兼并,连年混战;并均视农民义军为仇敌,残酷镇压。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唐高祖李渊经过长达七年之久的兼并战争,终于——削平了各割据势力,镇压了各地农民义军,最后统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