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长沙抢米风潮

长沙抢米风潮

辛亥革命前夕人民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909年(宣统元年)湖南多处发生水、旱灾害,群众生活无着,成批灾民拥向长沙就食求生。官僚、地主、奸商和外国洋行囤积居奇,哄抬米价,并偷运粮食出省谋求暴利。次年春,以“米市”著称的长沙也发生严重米荒,米价暴涨数倍, 4月11日(三月二日)一黄姓卖水者之妇两次去米店,八十元钱买不到一升米,归而全家投水自杀,激起民愤。第二天在木工刘永福的带领下,民众百余人捣毁米店,并至官署要求平价粜米。湖南巡抚岑春蓂认为是灾民聚众闹事,下令镇压。13日(四日)又捕去刘永福,激起群众更大愤怒,城内外的工匠、农民、灾民数千人包围巡警局,要求释放被捕者和降低米价,并拥至巡抚衙门请愿。岑春蓂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二十余人,群众愤极,当晚聚众至两万人将长沙的百余家米店抢空捣毁。由于官府继续采取高压政策,群众愤而烧毁巡抚衙门、税局、大清银行等官署。群众在斗争中还强烈地感受到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贫困饥饿的祸根,于是长沙城内的领事馆、洋行、教堂也多被捣毁,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由抢米暴动发展成为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长沙抢米风潮影响下,湖南很多地方都发生抢米和烧毁教堂事件,使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大为震惊。清政府急从省内外调集大批军队赶来镇压,美、英、日、法、德等国也出动军舰帮助清政府镇压群众运动。在中外反动派的镇压下,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遭到挫折,风潮被强力平息。

猜你喜欢

  • 天誊新制

    金熙宗时所颁行的新官制。熙宗继位后,锐意推进封建化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八月,仿照辽宋之制颁行新官制及换官格。规定门下侍中、中书令分由左右丞相兼任,使中书、门下两省形同虚设,而

  • 承天后摄政

    承天太后原为辽景宗皇后。乾亨四年(公元982年)九月景宗死,子隆绪年幼继位,是为圣宗,母承天太后摄政,任用韩德让等汉族地主官僚,总揽辽朝军政大权,变革辽朝旧制:对宫帐奴隶分别设部管理,其地位提高为部民

  • 北庭都护府

    唐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之一。西突厥灭亡后,分其地置昆陵都护府和濛池都护府,当时隶属于安西都护府。为便于管理西域广大地区,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分天山以北地区设北庭都护府,治所在庭州(今新疆

  • 彭材、李玉、王海起义

    东汉末年豫章(治今江西南昌)农民起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豫章郡东部地区农民,在彭材、李玉、王海领导下,举行起义,反抗孙吴政权统治。起义群众有一万余人。后为新都(治今浙江淳安西北)太守贺齐镇压

  • 授田制

    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即政府将国有土地按规定分配给农民使用的制度。据《周礼·地官·大司徒》及郑玄注记载,年年可以耕种,土质肥美的田地,每家授予一百亩;土质较次,隔一年休耕一次的田地,每家二百亩;土质

  • 金花银

    明代中期将田赋折成银两征收。明代以前,白银已经当作货币使用,但不占优势。主要的流通手段,仍然是铜钱。后随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下,赋税逐渐采取折纳白银的办法。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

  • 保甲制

    保甲是清代一种严密控制人民的基层行政组织。其制规定:不论城乡,每十户立一牌长,十牌立一甲长,十甲立一保长。每户门上悬挂一牌,上写户主姓名和丁口数,并登入官册,以便稽查。户口迁移,需注明来往处所。又责成

  • 蒲鲜万奴叛乱

    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金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率军镇压耶律留哥起义,被义军打败,逃往东京(今辽宁辽阳)。时奥屯襄守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蒲察五斤守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皆各自为政,金辽东地

  • 中英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26日(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桂良、花沙纳代表清政府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共五十六款, 另附《专条》。主要内容:英国公使常驻北京

  • 汉平闽越

    战国时,楚灭越,越人分散,其进入今福建境内的一支,与原七闽土著相结合,形成闽越。秦击败闽越人、设闽中郡。秦末农民战争中,闽越首领无诸等参加反秦战争,后又佐汉灭楚。汉高祖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今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