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萍浏醴起义

萍浏醴起义

清末同盟会策动的武装起义。1904年(光绪三十一年)华兴会发动长沙起义失败,次年会党首领马福益被捕遇害,加深了会党群众对清政府的仇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湘、赣两省发生灾荒,两省交界的萍、浏、醴地区灾情尤重,米价飞涨, 民情激愤,人心不稳。是年同盟会派刘道一、蔡绍南从日本回湘宣传革命,联络会党与军队,准备发动起义。刘道一在长沙主持全局,蔡绍南赴萍乡联络各地会党组织‘洪江会’山堂,推龚春台为大哥,拟于年底清官署封印时发动起义。事为清地方官侦知,派兵搜捕策划起义人员,情况紧迫,蔡、龚等不得不改变原议,提前发动,12月4日(十月十九日)萍浏醴起义爆发。起义军打出中华国民军南军革命先锋队旗号,以龚春台为都督, 发布檄文,列举清廷十大罪状,提出要“驱逐鞑虏,收回主权”, “建立共和民国”, “使地权与民平均”等宗旨,基本上坚持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起义发动后,贫苦农民、会党群众和部分防营士兵以及萍乡数千矿工纷纷加入,队伍迅速扩展到三万余人。在萍浏醴地区攻占过许多地方,屡败清军,声势浩大,清政府调集湘、鄂、赣等省军队数万人进行镇压。起义军在分散作战的情况下坚持半月,最后归于失败,刘道一、蔡绍南等被捕牺牲。这是同盟会成立后所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虽然遭到失败,但激励了革命党人的斗志,扩大了同盟会在国内的政治影响。

猜你喜欢

  • 二王八司马改革

    见“永贞革新”。

  • 胡蓝之狱

    明代的两次党狱,即胡惟庸之狱与蓝玉之狱。参见“胡惟庸之狱”、“蓝玉之狱”。

  • 马关条约

    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清政府议和全权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与日本政府全权代表、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日本马关

  • 都水台

    官署名。秦有都水长、丞,西汉太常、少府、水衡都尉下皆设此官,掌诸池沼。后改称使者。东汉改称河堤谒者。晋代正式设置都水台,立使者一人,掌舟楫之事。南北朝时废置不常。肖梁改为太舟卿,北齐亦称都水台。隋炀帝

  • 安重荣起兵反后晋

    五代时后晋高祖石敬瑭卖国求位、父事契丹的行径引起众多部将不满。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虽系一骄横武夫,但不失爱国之心和民族气节。他耻于称臣契丹,每见其使者,必箕踞大骂,或派人暗杀之。又招致辽境内吐谷浑,契

  • 三定江南

    周玘镇压农民起义、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的战争。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 张昌在江夏郡(治今湖北云梦)率众起义,派石冰率部分农民军进攻扬州、江州(治今江西南昌)。封云在临淮(治今江苏盱眙东北) 起义

  • 渤海帐

    辽北面诸帐之一。契丹灭渤海国之后,迁其王族大氏居辽内地,地位仅次于遥辇氏贵族。设渤海帐司以总掌其事。设渤海宰相、渤海太保等官。

  • 牛租

    又称牛赋。五代时淮河地区杂税之一。后梁太祖朱全忠渡淮作战时,曾掠淮南民牛千、万头。后悉数配给淮北诸州百姓,受牛户则输纳牛租。以后虽时移代改,但牛租犹在,成为百姓身上的额外负担。广顺三年(公元953年)

  • 郏县战役

    李自成农民军击溃明将孙传庭部的战役。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九月,陕西总督孙传庭率军出潼关,另遣别将出武关,两路人马齐向河南进攻农民军,李自成率军迎战,在郏县相遇,李自成弃甲仗军资而走,明军争取之

  • 检籍

    南齐时对户籍的整顿。东晋、刘宋以来,许多富裕农民和庶族地主,常买通官府, 窜改户籍,以逃避赋役,致使国家编户数量减少,影响财政和力役来源。南齐立国后,大规模进行检籍,即检校户籍。政府以元嘉二十七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