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边
清初在今辽、吉两省,插柳结绳,以定内外,谓之柳条边,亦称柳墙。清入关后,把东北视为祖居圣地,列为禁区。辽河流域和吉林部分地区是满族“祖宗肇迹兴王之所”,是其最早的根据地。清初,关内斗争形势复杂,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清朝在关内的统治未稳,这使他们认为有必要保护好这块根据地。因此把这里划为特别行政区,称为“内地”或“本部”,严禁其他各族,尤其是汉人入内,更不许在这里垦耕和放牧。为此,作为该特别行政区分界的特殊标志,修筑了一条柳条篱笆,名为“柳条边”。用土堆成宽三尺、高三尺的堤,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条三根,各柳条间再用绳索连结横条柳枝。柳条边南起凤凰城(今辽宁凤城)西南,北到开原附近的威远堡,再折而转向西南,直到山海关与长城相接。此段从顺治初到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完成,长一千九百五十余里,称为“老边”。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 到二十年,又从威远堡向东北方向修到法特哈(今吉林北法特),称为“新边”。在柳条边上,设有二十一个关卡(即“边门”),盘查过往行人,凡进出边门的各族居民,必须持有证明,从指定的关卡验证出入,否则以私入“禁地”论罪。威远堡附近的一段,是盛京(今辽宁沈阳)和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两个地区的分界处。老边和新边连成的西边一线,构成了内蒙古跟盛京、宁古塔相互间的分界。随着各族人民反封建斗争和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到乾隆(公元1736年—1795年)时期,柳条边已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