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废止科举

废止科举

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清政府宣布“变法”,实行“新政”。内外大臣复奏多涉及培养人才、改变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问题。清政府于1901年8月(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宣布: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起,废止八股文程式,乡会试改试策论和四书五经义。同时命令将各省书院改为学堂,并鼓励游学。各省普遍兴办学堂,留学人数也激增。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会奏,以科举阻碍办学,请将科举中额按年递减,三科减尽, 旨允依议。1905年9月(光绪三十一年八月)袁、张与署两广总督岑春煊、两广总督周馥、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南巡抚端方联衔会奏: “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要求从次年丙午科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为清政府批准。实行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完全废除了。

猜你喜欢

  • 明成祖亲征漠北

    元朝灭亡后,居于漠北的蒙古族分成三部:兀良哈部,鞑靼部,瓦剌部。这些部落的统治者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同时也不断骚扰明朝边境。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鞑靼部帅鬼力赤杀北元七传主坤帖木儿,自立为鞑靼可汗

  • 广通渠

    古运河名。隋代为解决关中漕运而开凿的运河。隋统一全国后,经济发展,人口岁增,而京都地区却地少人众,仓廪空虚。开皇三年(公元583),朝廷决定漕运关东及汾州(今山西汾阳)、晋州(今山西临汾)之粟, 以供

  • 和约章程

    见“中法天津条约”。

  • 吴樾炸五大臣事件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决定派载泽、徐世昌、绍英、戴鸿慈、端方等五大臣赴日本及欧美各国考察宪政,企图打出“预备立宪”的招牌,欺骗群众缓和矛盾,稳固自身统治。对此资产阶级立宪派表示欢迎,广大革命

  • 义仓

    隋、唐时为储粮备荒而在民间设置的粮仓。因“义仓”设于当地村社,故又称“社仓”。北齐始征义租,于州县设仓储存。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度支尚书长孙平的建议,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共立义仓, 藏储

  • 抗俄铁血会

    清末创建于东北的抗俄反清革命组织。创建者为河北丰润人丁开嶂,京师大学堂第一班毕业生,曾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1904年(光绪三十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丁开嶂基于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愤慨,与朱

  • 中俄密约

    即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1896年4月(光绪二十二年三月)清政府特使李鸿章到达彼得堡,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沙俄以中俄共同防御日本侵略为词,诱迫李鸿章于6月3日(四月二十二日)与俄国财政大

  • 借荆州

    刘备向孙权求借荆州(治今湖北襄阳)事件。赤壁之战以后,荆州牧刘琦病死,刘备自领荆州牧,据有荆州江南四郡之地。为扩充势力范围,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刘备往东吴,娶孙权妹为妻,并求借荆州治下的南郡(治

  • 三大帅班师

    南宋初赵构秦桧一伙破坏抗金斗争的重要事件。绍兴初年,韩世忠统领的前护军八万人,张俊统领的中护军八万人和岳飞统领的后护军十万人, 分驻淮东、淮西和京西地区抗金前线,逐渐成为南宋军队三大主力,号称“三大帅

  • 明修长城

    为了防御蒙古贵族统治者的袭扰,自洪武(公元1368年—1398年)至永乐(公元1403年—1424年)时期,在东自辽东,西抵嘉峪关的沿边地带,先后设置了九个要镇,称为“九边”。又在沿边各镇修缮长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