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平定李师道

平定李师道

宪宗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之后,诸藩力表归顺,淄青(治今山东益都)节度使李师道主动献沂、密、海三州, 以表诚意。后李师道自恃有十万强兵,又拒献三州。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宪宗下诏罪李师道, 命田弘正、韩弘、李光颜、李愬、乌重胤诸军共讨李师道,屡次打败淄青叛军,元和十四年李师道部将、都知兵马使刘悟被官军战败,李师道欲斩之。刘悟乃夜率亲兵袭击李师道大本营,克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杀李师道,归顺朝廷。代宗广德以来五十余年藩镇跋扈之局至此告一段落。宪宗收淄青十二州,一分为三,分而治之。藩镇割据基本上被消灭,唐取得了暂时的统一。

猜你喜欢

  • 刘汝国起义

    明代后期鄂皖农民起义。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在今安徽、江西、湖北交界地区,爆发刘汝国领导的农民起义。刘汝国,号少溪,工匠出身,参加蕲州(今湖北蕲春县南)梅堂领导的起义,不久,梅堂牺牲,刘汝国继

  • 练兵处

    清政府为统一军制,编练新军而设置的机构。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开始改革军制,准备编练新军,淘汰绿营,在京师设立练兵处,以亲王一人总理练兵事务,设会办大臣、襄办大臣、提调各一人协同主持,下设军

  • 瀚海都护府

    唐都护府名。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移燕然都护府于回纥本部(今杭爱山东端),改名为瀚海都护府,统领碛北诸府、州,辖境相当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及苏联西伯利亚南部一带。治所在今蒙古哈尔和林北。总章二年

  • 盐池之变

    契丹迭刺部内诸弟之乱被平定后,八部中的其他七部贵族守旧势力,继续打着恢复部落选举制的旗帜,对阿保机施加压力,逼其“传其旗鼓”,让出部落联盟长职位。公元915年,阿保机采取以退为攻的策略,表示愿自为独立

  • 鲁四分公室

    春秋后期鲁国军制的一次改革。鲁自公元前592年作三军,由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分公室,各征其军(参见“鲁三分公室”)后,公元前537年,季孙氏又主张舍去中军,仍实行二军之制,将属于公室的公乘分为四份

  • 安东都护府

    唐在东北地区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唐初,太宗、高宗派兵数次东征高丽。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军克平壤(今朝鲜平壤),灭高丽,遂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统高丽、靺鞨诸部族府州,辖境西起辽水,南及朝鲜半

  • 三十六家海内名士案

    见“刘思礼案”。

  • 文天祥抗元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二月,元军东下,文天祥为江西安抚副使、知赣州,组织各族抗元武装万人,要求冒死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八月,改知平江府(今江苏苏州),遣师救援临安门户独松关(今浙江安吉东南),

  • 汉平南越

    秦末农民战争中,秦南海郡龙川(今广东龙川县西)县令赵佗,趁机拥兵割据,自立为南越武王。汉初,刘邦派遣使者封赵佗为南越王。高后时,赵佗发兵攻长沙国,自称南越武帝。汉文帝派使者到南越,赵佗表示愿长为藩臣,

  • 四王二帝之乱

    唐德宗时藩镇反叛事件。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四镇之乱平息之后,为分散成德镇(治今河北正定)的势力,德宗任命张孝忠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王武俊为恒、翼二州都团练观察使,另一降将康日知为深、赵二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