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北、南面官制

北、南面官制

辽代中央设置的两套官制系统。辽建国后,为适应北方游牧族和南方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汉人、渤海人的不同生产和生活方式,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法。自太宗继位后,在中央统治机构中正式设置北面官和南面官。北面官实行“国制”,即契丹原有官制,掌北方游牧民族宫帐、部族、属国之军政事务。因其衙署(牙帐)设在皇帝宫帐北面(即左面)而得名。其设官有北面朝官、北面御帐官、北面皇族帐官、北面诸帐官和北面宫官五个系统。另有某宫提辖司和某宫群牧司等机构。为辽国统治权力的重心所在,均由契丹贵族主持,而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南面官则是在契丹封建化过程中,杂采唐宋之制而逐渐设置的。其设官主要有南面朝官、南面宫官、汉人行宫都部署院及十二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等四个系统,统掌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政。以其衙署设于皇帝宫帐南面 (即右面)而得名。主要任用汉人,而杂以契丹贵族。因北面官操纵辽朝军国大政,故南面官多职简权轻,或有其名而无其实。但北、南面官的设置对当时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仍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 三京宰相府

    辽先后后置五东,即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以五京为中心,分全国为上京道、西

  • 南诏

    唐时云南白族和彝族的先民联合境内其它民族建立的奴隶制政权。唐初,云南境内主要有“白蛮”和“乌蛮”,居住在滇池和洱海一带。乌蛮有六部,首领称诏(王的意思)),故称六诏。为了牵制吐蕃势力扩张,唐扶持南诏,

  • 广学会

    英美帝国主义分子在中国设立的编印宗教书刊的文化侵略机构。1887年(光绪十三年)山英美传教士创立于上海。会员有李提摩太、韦廉臣、林乐知、丁韪良、李佳白等人。初名为国文书会,后改名广学会。中国海关总税务

  • 班匠银

    明代以银代役制度。明代工匠分住坐和轮班两种。住坐匠是从京师附近各州县征集来京,主要为皇族生产,每月服役十天。轮班匠是外地工匠,每年轮流到京师服役三个月。明代名隶官籍的民匠中,班匠约有二十三万,占工匠总

  • 关东军

    关东军阀组织的讨伐董卓的军队。董卓独揽朝政,激起官僚、贵族的不满,袁绍奔河北,董卓杀其在洛阳、长安的亲属五十多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发展起来的关东军阀,为扩充个人势力,便以讨伐董卓,为袁家报仇之名,纷纷

  • 政治会议

    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御用机构。1913年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当上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开始把矛头指向妨碍其独裁专权的国会。首先下令解散国民党,撤销国民党议员资格,使国会不足法定人数无法开会。接着就

  • 千亩之战

    周宣王与姜氏之戎进行的一场战争。《史记·周本纪》: “(宣王)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后汉书·西羌传》改称“姜氏之戎”为“申戎”,并言其为王师所败。近年陕西周至、眉县一带出土申伯所

  • 台湾抗英斗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多次进犯台湾。清台湾兵备道姚莹、总兵达洪阿召募乡勇,协同守军严阵以待。1840年10月(道光二十年九月)英舰窜抵鹿耳门外洋,被台湾水师击退。1841年9月30日(道光二十一年八月

  •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代表中国资产阶级的维新派与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顽固派,在政治思想领域内开展了论战,论战内容:第一,要不要变法。维新派认为中国处于“四夷交迫,分割洊至,覆亡无日”的危险境地, “守旧之致

  • 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元宏在位时(公元471年——499年)实行的政治改革。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孝文帝在位时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十二月,下诏禁止鲜卑人同姓相婚。孝文帝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