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盗”跖起义

“盗”跖起义

春秋战国之际的一次人民起义。“盗”是旧时对人民起义的蔑称。跖又作“蹠”,春秋战国之际人民起义领袖。他率领“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所经之处“大国守城,小国入保(堡)”,声势浩大;其“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因而得到历代人民的称颂。

猜你喜欢

  • 后赵

    十六国之一。羯族石勒建立。前赵政权内乱之时,石勒占据冀州(今河北高邑西南)之地。光初二年(公元319年),石勒自称赵王,后又改称皇帝。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史称后赵。石勒死后侄石虎继帝位,迁都于邺(

  • 犬戎灭周

    周幽王即位后,任用虢石父为卿士,使朝政混乱,诸侯叛离。同时继续扩大宣王末年造成的和姜氏之戎(即申戎,又称西申)的矛盾,废弃申侯的女儿申后和太子宜臼(即周平王),改立自己宠爱的褒姒为后,立褒姒子伯服(一

  • 金陵机器局

    见“金陵机器制造局”。

  • 苏报案

    清末著名的反清政治案件。《苏报》为湘人陈范在上海所办,因受当时爱国学潮推动逐渐倾向革命,成为爱国学社师生发表革命言论的园地。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夏,聘章士钊任主笔,发表了推荐邹容所著《革命军》和

  • 南学会

    清末维新派在湖南讲求新学、宣传变法的团体,由唐才常、谭嗣同发起,于1898年2月21日(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一日)成立,在长沙设总会,县设分会。南学会的宗旨是: “讲爱国之理,求救世之法”。每月讨论四次,

  • 阿思本事件

    参见“阿思本舰队”。

  • 河阴之变

    北魏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朝权的一次政治事变。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死,子元诩年幼即位,母亲胡太后先后两次临朝称制。永安元年(公元528年)二月,胡太后与嬖臣郑俨、徐纥合谋,毒死孝明帝元诩,立

  • 三衙

    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北宋初年,改后周禁军殿前、侍卫二司之制,分设殿前都指挥使司(简称殿司、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简称侍卫马军司、马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简称侍卫步军司、步司),使其

  • 三案

    明末宫廷中“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参见“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 忠义巡社

    宋代民间抗金军事组织。北宋末至南宋初,金军大举攻宋,河朔各地人民纷纷自动拿起武器,结为“巡社”,奋力抗金。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八月,高宗赵构采纳张悫建策,令诸路、府、州、军巡社均以“忠义”为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