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诗体名。指一首诗从第一句一字开始,或逐句成韵,或两句成韵,每韵增加一字,增至每句七字。如白居易《一字至七字诗》第一句为一字,第二、三句为二字,后每两句加一字;张南史《雪》、《月》、《花》、《草》
故交;老友。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故旧谁怜我,平生郑与苏。”
喻栖息恶地。语出《国语·晋语二》:“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柳宗元《感遇二首》之一:“栖息岂殊性,集枯安可任。”
指取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改换不同木材,故称。韩愈《枯树》:“犹堪持改火,未肯但空心。”
即报恩寺。在今江苏省苏州西支硎山上。其山又名报恩山、南峰山。晋高僧支遁曾居此山,山上有平台如硎,故称。刘禹锡《题报恩寺》:“云外支硎寺,名声敌虎丘。”
除此之外。韩愈《醉赠张秘书》:“此诚得酒意,余外徒缤纷。”
合身。司空曙《马猎骑》:“缠臂绣纶巾,貂裘窄称身。”
【介绍】: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句。四句痛陈干谒受辱困厄狼狈之状,写尽书生不得志之窘态。
《宋书·符瑞志下》:“大明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时右卫将军谢庄下殿,雪集衣。还白,上以为瑞,于是公卿并作花雪诗。”后以“谢庄衣”为咏雪之典。李商隐《对雪二首》之一:“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
楼名。故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西。李隆基有《登蒲州逍遥楼》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