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郑谷

郑谷

【生卒】:851—909

【介绍】:

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年另有842年或849年之说,误。郑史子。幼聪颖,能赋咏,得马戴曹邺等奖勉。咸通十一年(870)应京兆府解试,为主试李频录取。但次年省试落第。后久困举场,与薛能、李频酬和。复与许棠张乔等交游,称“咸通十哲”。一说“芳林十哲”,误。广明元年(880)起,避乱入蜀六年多。光启三年(887)进士及第(一作乾符三年,误)。景福二年(893)授鄠县尉。乾宁元年(894)迁右拾遗。三年(896)进右补阙。以昭宗奔华州,往从之,居云台道舍,自编其诗三百首为《云台编》三卷。光化三年(900)转都官郎中。约天复三年(903)退居宜春仰山。齐己往访之,因谷为改诗一字,尊为“一字师”。开平三年(909)卒,世称郑都官。谷论诗推崇陶潜、李白,哀叹“风骚如线”,赞许殷璠河岳英灵集》,不满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称赏薛能诗“篇篇高且真,真为国风陈。淡薄虽师古,纵横得意新”(《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诗长于近体,多感伤身世、投赠寄送、写景咏物之作,部分篇章揭露时弊,哀伤战乱,同情民生疾苦。语言浅切明白,风格清新婉妙,颇有入情切景佳句。但格调较卑弱,又多用“僧”字入诗。“独绝句是一名家,不在浣花、丁卯之下”(清贺裳《戴酒园诗话又编》)。北宋初多以其诗教小儿。代表作《淮上与友人别》、《席上贻歌者》、《海棠》等是唐诗名篇。《鹧鸪》尤著,谷以此称“郑鹧鸪”。《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云台编》三卷、《宜阳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八》著录《国风正诀》一卷。今传《郑守愚文集》(一作《云台编》)三卷。《全唐诗》编诗四卷,《全唐诗补编》补三首六句;《唐文拾遗》存文一篇。傅义有《郑谷诗集编年校注》,黄明等有《郑谷诗集笺注》。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九。赵昌平有《郑谷年谱》,王达津有《郑谷生平系诗》。

西汉隐士郑子真,耕居于谷口,时称“郑谷”。后因以“郑谷”泛指隐居地。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参见“郑子真”。

【生卒】:848?~909?

【介绍】:

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谷幼聪颖,骑竹之年即有赋咏。屡举进士不第。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入长安,谷避乱入蜀,羁旅巴蜀荆楚间。光启三年(887)进士及第。历官鄠县尉、右拾遗、右补阙,仕终都官郎中,世称“郑都官”。天祐元年(904)弃官归隐宜春仰山书堂,后卒于北岩别墅。谷工诗,曾受知于马戴李频等人。咸通中,与许棠张乔等人交游酬唱,世称“咸通十哲”。有《鹧鸪诗》盛传,人称“郑鹧鸪”。其诗擅长五七言近体,多为咏物写景、送别酬唱及感叹身世之作,虽气骨稍弱,而能取熔多家,自成清丽浅切,多韵致格调,且有悲凉之气。欧阳修谓“其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以其易晓,人家多以教小儿。”(《六一诗话》)谷自编其诗为《云台编》3卷,今存。《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3首,断句3联。

猜你喜欢

  • 颜坏

    (—péi)鲁国高士颜阖听说鲁君要重金聘其为相,便凿开墙壁而逃,不愿出仕。事见《庄子·让王》。后因以“颜坏”为隐遁不仕之典。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贤非梦傅野,隐类凿颜坏。”

  • 费鲍鱼

    秦始皇出巡天下,死于沙丘,李斯等秘不发丧,归京都途中,尸体腐臭,乃以一石鲍鱼置车上,以掩其臭。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后因以“费鲍鱼”代指帝王之死。李贺《苦昼短》:“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 北山移文

    南朝齐孔稚圭文章篇名。内容是讽刺假隐士周颙弃隐出仕。杜甫《覃山人隐居》:“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亦省作“北山移”、“北山文”。白居易《和钱员外青龙寺上方望旧山》:“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

  • 三岁字

    指书信。语出《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刘方平《寄严八判官》:“怀袖未传三岁字,相思空作陇头吟。”

  • 梁叟

    见“梁鸿”。

  • 实莫

    切莫。王梵志《见有愚痴君》:“有时急造福,实莫相疑误。”

  • 唐诗绎

    清杨逢春编注。逢春,字芝山,无锡(今属江苏)人,约生活于清雍正、乾隆年间。《唐诗绎》,三〇卷。分体选录唐人诗。以李、杜二家最多。选诗以儒家诗教为准的。有凡例。卷首有杨氏《题辞》一文。有清乾隆三十九年(

  • 彭觥

    象声词。韩愈《记梦》:“侧身上视溪谷盲,杖撞玉版声彭觥。”

  • 杜甫诗歌赏析集

    陶道恕主编。巴蜀书社1993年10月出版,为“中国古典文学赏析丛书”之一种。全书共收录一百多位作者撰写的130篇赏析文章,按入蜀前、两川、夔州和荆湘四个时期划分。对安史之乱发生前后的煌煌钜制和流寓夔州

  • 韩叔言

    【介绍】:见韩熙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