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曾任司勋郎中。元和十三年(818)以检校右散骑常侍为河东节度副使。次年,为苏州刺史,撰苏州开元寺元浩灵塔碑文。后官至汾州刺史。佞佛,工文。与梁肃同为元浩弟子。所
典出汉淮南小山《招隐士》:“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孙游兮不归。”后因以“攀桂枝”喻指优游山林的闲适隐逸生活。储光羲《河中望鸟滩作贻吕四郎》:“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我向
比喻男女欢会。典出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其序载楚襄王游高唐,见巫山神女,神女愿荐枕席,临去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刘禹锡《杨枝词二首》之二:“巫
本指相传为姜太公所撰的兵书《六韬》的篇名之一。后用为作战韬略的代称。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韬。”亦作“豹篇”。孟郊《猛将吟》:“虎队手驱出,豹篇心卷藏。”
阴后,指东汉光武帝后阴丽华。相传南阳新野阴丽华旧宅有阴皇后捣衣之石。张九龄《南阳道中作》:“不识邓公树,犹传阴后石。”
【介绍】:李隆基作。日本使,即藤原清河,为遣唐大使。玄宗赐诗,事在天宝十二载(753)。此诗叙写日本与中国一样风俗无别,并遥想日本使归去的情景,同时对日本君王进行了赞扬。此诗极有气魄,格调高扬。
①何况,况且。刘驾《寄远》:“得书喜犹甚,况复见君时。”②仿佛,好象。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一三四:“呼之回面视,况复不相识。”③更加。杜甫《寄杜位》:“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
【介绍】:崔珏作。《全唐诗》无“三首”二字。此为唱和之诗。鸳鸯,水禽,毛羽五彩斑斓,性情温驯,雌雄相依相随,形影不离,常用来比喻人的爱情专一,相亲相爱,生死与共和坚贞不渝。这三首七言律诗同咏一题,把鸳
选集。唐李吉甫编。《郡斋读书志》谓此集选《文选》以后至唐开元间人诗三百二十首,分门编类,贞元中郑馀庆为序。《新唐书·艺文志四》于李吉甫后著录《丽则集》五卷,《崇文总目》总集类署李吉甫撰。《郡斋读书志》
【介绍】:号毗陵子,疑为常州(今属江苏)人。贞元末作歌赠来唐的日僧空海。《全唐诗逸》收此诗,缺末2句,《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