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详注

杜诗详注

一名《杜少陵集详注》。清仇兆鳌撰。凡二十五卷。乃仇氏殚二十余年之精力,广搜博取,潜心研讨,几经增补而成,为一篇帙浩繁、资料宏富、带有集注集评性质的宏篇巨制,全书130余万言。该书诗文分列,卷一至二十三为诗,凡1439首,末二卷为文赋。以编年为次,而编年又以朱鹤龄所编《杜甫年谱》为主,略有增益。其书体例,诗题之下先指明作诗时地,后解释词语及有关全诗之诸问题,诗文之下,先释大意,字句串解,亦时有评论发挥。其于词语注解尤为详尽,广征博引,务求其出处由来,尽力搜求前人及当世注家之见解,援引所及不下百家,而以赵次公、黄鹤、王嗣奭、钱谦益、朱鹤龄诸家为最多。诗之长篇则分段注释,至全诗终了再行总述。注解诠释之后,又辑录各家评论,凡前朝、时人之别集、杂著、诗话、笔记中涉及杜诗之评论,一一列举,极有助于诗之理解,然其所列举,悉以羽翼杜诗为准,“凡与杜为敌者,概削不存。”如遇有于词语有歧义者,间或列举诸说之异同,以广见闻。该书之附录,如诸家论杜、诸家咏杜、杜集诸本之序跋等,资料亦极丰富,颇具参考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援引繁富,而无千家注杜之陋习,核其大局,可资考证者为多。”实为集前人大成之杜集著述,其注释之精当,析理之透辟,占有资料之丰富完备,为其他诸本所远不及。有多种有关杜诗的前人著述,原书已佚,而仅赖此书引录而得以存其片段。其章句分析周详深辟,颇中诗的。其不足处,因力求详备,囿于杜诗“无一字无来历”之说,而生繁琐冗沓之嫌,援引他书,误记错引、舛谬疏略之处尤多。后施鸿保有《读杜诗说》专攻其误。是书刻印流传极广,有十多种,最早刻本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本,而以1979年中华书局重排标点铅印本最为完备。

猜你喜欢

  •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介绍】:杜甫《发秦州》诗句。南州,指同谷,因其在秦州南,故云。乐土,《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时同谷未遭战乱,故称乐土。问,寻求。二句谓己离秦州去同谷是为

  • 永穆公主亭子

    张说《晦日诏宴永穆公主亭子赋得流字》:“堂邑山林美,朝恩晦日游……群欢与王泽,岁岁满皇州。”又据《新唐书·诸帝公主列传》知,永穆公主为玄宗之女,下嫁王繇。孙逖《为宰相谢赐永穆公主池亭游宴表》:“内使赵

  • 细雨和风

    细润的雨,和煦的风。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 盛唐体

    诗歌风格。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谓唐诗“以时而论”,有“盛唐体”,注:“景云以后,开元、天宝诸公之诗。”其“诗辩”称:“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盛唐时

  • 子西掩袂

    子西,春秋楚国令尹名。叶公子高曾劝子西不要召回楚太子建之子白公胜,认为白公胜回楚必为乱,子西不从。鲁哀公十六年,白公胜作乱,杀子西、子期,劫持楚惠王。子西以不听叶公子高之言,自觉死而无颜见之,故以衣袖

  • 段义宗

    【介绍】:生卒年不详。南诏大长和国布燮(宰相)。前蜀后主乾德间,奉使前蜀。至成都削发为僧,号“大长和国左街崇圣寺赐紫沙门银钵”。后回国遇鸩卒。《全唐诗》卷七九五存残诗6句,又卷七三二存诗2首,署名“布

  • 渼陂湖

    在陕西省户县城西。兴于周、秦,盛于汉唐,有“关东山水最佳处”之誉。湖水发源于终南山。出谷后,潜流地下,隐渡十里天桥,复涌成泉,汇流成陂,陂水甘美,故曰渼陂。不少文人骚客曾泛舟湖上,饮酒赋诗。杜甫曾留下

  • 智亮

    【介绍】:大中时僧人,住泉州开元寺。曾居于德化县戴云山。因袒膊行乞,人称袒膊和尚。《全唐诗》存诗2首。

  • 七夕针

    旧俗七夕妇女穿针乞巧所用的针。温庭筠《洞户二十二韵》:“树列千秋胜,楼悬七夕针。”

  • 柳棠

    【介绍】:梓州(今四川三台)人。开成二年(837)进士。后归梓州,以诗忤东川节度使杨汝士。杨怒,棠惧而往剑州。后参越嶲军事而卒。《全唐诗》存诗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