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甫与六朝诗人

杜甫与六朝诗人

吕正惠著。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5月初版。本书分七章深入而细致地论述了杜甫与六朝诗人的关系:一、绪论;二、汉魏晋诗的三个传统——兼论杜甫与三大传统之关系;三、杜甫与谢灵运;四、杜甫与鲍照;五、杜甫与齐梁诗人;六、杜甫与庾信;七、结论。著者认为:“杜甫是中国历代大诗人中最不轻易放弃任何传统的诗人”,“正由于杜甫具有广博的心胸,正由于他能够接纳前代诗人的一切成就,他才能在最博大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国诗歌中最宏伟的高峰。”杜甫的创作实践证明,“最尊重传统的诗人也可以是最具有独创性的诗人”。著者分析了汉、魏、晋诗的三个传统:乐府民歌传统、咏怀传统和美文传统,而认为“杜甫和美文传统的关系最为密切”。著者认为谢灵运是美文传统的“不祧之祖”,是“赋予这个传统真正的活力,透过文字工夫成功的写出好作品来的第一个大诗人”,而“杜甫就是把这一传统发展到极致的人”。著者论述了鲍照和谢灵运的关系。认为鲍照“是整个汉魏六朝最具有写实精神的诗人”,是一个“小杜甫”,他和杜甫“是同一气质的诗人”,“在使杜甫成为杜甫的过程中,鲍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应该超过谢灵运、庾信和任何六朝诗人。”而杜甫最有得于齐梁(包括陈)诗人的是“清词丽句”和声律。他对庚信的倾倒与同情,实源于自己的身世之感。著者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精辟的论述,得出“杜甫真是善学传统的伟大诗人”的结论。书后附录《杜诗与日常生活》一文,认为“在中国诗歌史上,是杜甫奠定了日常生活诗歌传统的基础。”

猜你喜欢

  • 息影

    谓归隐闲居。语本《庄子·渔父》:“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白居易《重题香炉峰下草堂东壁》:“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

  • 凤皇台

    亦作“凤凰台”。①台名。相传为春秋时秦穆公之女弄玉夫妇所居。故址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诗文中多用为公主府第的代称。李峤《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鸾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皇台。”②台名。在今江

  • 赵不为

    【介绍】:武后、中宗时人。则天时为南岳斋郎。神龙二年(706)登才膺管乐科。开元十七年(729),迁朝散大夫行考功员外郎。《全唐诗补编·补逸》补诗4句。

  • 张蕴

    【介绍】:见张氲。

  • 烟阁

    ①凌烟阁的省称。司空图《榜下》:“春风漫折一枝桂,烟阁英雄笑杀人。”②烟雾中的楼阁。吕温《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六协律三十韵》:“云雨沛萧艾,烟阁双萎蕤。”

  • 姚岩杰

    【介绍】:唐代散文家。号象(一作蒙)溪子。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东南)人。姚崇裔孙。生卒年不详。幼聪悟,弱冠博通经史。曾以诗酒放游江左,隐居于庐山,恃才傲物。约咸通六年(865)居婺源,谒刺史卢肇于歙州

  • 旁人

    他人,别人。李白《公无渡河》:“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杜甫《堂成》:“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 彭殷贤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开元七年(719),登文词雅丽科。《全唐文》存文二篇。事迹见《登科记考》卷六。

  • 六尺孤

    ①未成年的孤儿。周代一尺相当于现代六寸。刘禹锡《再经故元九相公宅池上作》:“六尺孤安在,人间未有名。”②特指未成年而继位的君主。徐夤《蜀》:“能均汉祚三分业,不负荆州六尺孤。”

  • 杨夔集

    文集。唐杨夔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杨夔集》五卷,又《冗书》五卷、《冗馀集》一卷。《宋史·艺文志七》同,另著录《赋》一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散佚。《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文》存文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