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吴融

吴融

【生卒】:847?~903

【介绍】:

字子华,行大,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新唐书》有传。力学富文词。曾隐居茅山西,又徙居长洲(今江苏苏州)。二十年不第,然才名卓著,同辈事之如先达。昭宗龙纪元年(889)进士。韦昭度讨蜀,表为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乾宁二年(895)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节度使成汭。次年召为左补阙,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擢为户部侍郎。朱全忠犯京师,昭宗奔凤翔,融扈从不及,客阌乡。后复召还,迁翰林承旨学士。曾封濮阳公。融工诗善文,诗多送别酬和、纪游题咏之作。辛文房称其诗“靡丽有余而雅重不足。”(《唐才子传》卷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一称“融诗音节谐雅,犹有中唐之遗风。”有《唐英歌诗》传世。《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补编》补诗3首、残句1联。

【生卒】:约849—903

【介绍】:

唐代诗人、散文家。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说越州萧山(今属浙江)人。郡望濮阳(今属河南)。少力学,富文辞。曾隐居茅山西。咸通后期以来累举进士不第,文名渐著。约广明元年(880)徙居长洲。龙纪元年(889)进士及第,辟剑南西川节度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乾宁二年(895)坐累贬官,流寓荆南,依节度使成汭,与贯休过从酬和甚密。三年(896)召为左补阙,以礼部郎中充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擢户部侍郎。昭宗奔凤翔,扈从不及,流寓阌乡。三年(903)召还翰林,迁承旨学士、兵部侍郎,卒。工诗能文,擅书法。论诗推崇李白“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道”和白居易“讽谏五十篇”,不满李贺以来“以刻削峻拔飞动文采为第一流”(《禅月集序》)的倾向。古近体兼备,尤长于律诗。题材较广泛,但多写个人生活和情怀。《风雨吟》、《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华清宫四首》等,直写时事或托古讽今,较多现实内容。前人谓其诗“靡丽有余,而雅重不足”(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近体诗虽品格不高,思路颇细,兼有情致”(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诗风接近温庭筠李商隐,但将温、李之绮丽温馨引向疏淡凄清一路。《倒次元[原]韵》诗开和韵诗之一体。代表作《金桥感事》、《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等气格沉雄,音节浏亮,为晚唐杰构。律赋亦为晚唐名家。《沃焦山赋》写唐末现实,较出色。《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吴融诗集》四卷、《制诰》一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吴融集》五卷、《赋集》五卷,已散佚。今传《唐英歌诗》三卷。《全唐诗》存诗二卷,《全唐诗补编》补三首;《全唐文》存文十六篇。另有《冤债志》一卷,乃伪书。事迹见《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九。

猜你喜欢

  • 袁邕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至代宗时人。广德元年(763),袁破石埭“草寇”,在宣州与刘太真等诗歌酬和,邕时在宣州参与唱酬。《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其诗及刘太真、袁诗,独孤及《贺袁破贼

  • 杜律单注

    明单复撰。凡十卷。此书是明人陈明从单复《读杜诗愚得》中,选辑杜甫五言律诗149首,而独立成帙,注释亦与《读杜诗愚得》悉同,了无新意,故仅可作为《读杜诗愚得》选本观。

  • 王德真

    【介绍】:唐代诗人。真,一作贞。生卒年、籍贯不详。高宗总章元年(668)为乾封县令。历任司封员外郎、吏部员外郎。调露二年(680)四月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相高宗。同年九月罢为相王府长史。文明元年

  • 邹象先

    【介绍】:唐代诗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授临涣尉。与萧颖士为同年生,颖士自京邑无成东归,象先作诗慰之。翌年,萧颖士任秘书省正字,象先因作《寄萧颖士补

  • 古悠悠行

    【介绍】:李贺作。此诗写的是悠悠不尽的时光,故题为《古悠悠行》。唐宪宗喜好神仙,妄求长生,贺因作此诗以讽之。如清人姚文燮所说:“宪宗之妄求长生,由不明始终昼夜之理也。日月递更,流风不异,古今岂有尽期耶

  • 不德将鹿

    《左传·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本谓如不以德相待,小国就会像鹿一样去铤而走险。后以“不德将鹿”为劝当政者修德政、行教化的典故。畅当《自平阳馆赴郡

  • 孙弘阁

    指汉代丞相公孙弘为延纳天下贤才而建的楼阁。诗文中多用为咏接纳贤士之典。刘长卿《汉阳献李相公》:“几人犹忆孙弘阁,百口同乘范蠡舟。”参见“开东阁”。

  •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介绍】:李白《赠裴十四》诗句。此为写黄河的名句。二句以黄河入海喻裴十四胸怀的阔大。

  • 穿杨

    《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后用为善射之典。唐人也常用以喻科举中第。刘商《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六艺从师得机要,百发穿杨含绝妙。”贯休《送

  • 一尺高髻

    东汉时,女子皆好梳高髻,时人有“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之谣。见《后汉书·马廖传》。陆龟蒙《古态》:“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